一、过失有共同犯罪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过失没有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二、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
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它的两个特点:
(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
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
(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
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2、它的两个特点:
(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
(2)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过失没有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具体的规定如上。
-
犯罪过失的两种具体类型详述
356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不能算累犯吗,过失犯罪过失的类型
63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共同特点:一共有多少种类?
384人看过
-
过失犯罪类型及其法律特征
280人看过
-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的种类,过失犯罪的性质
436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罪过形式的特征
351人看过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
犯罪的种类有哪些?过失犯罪的特征是什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9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合法的犯罪过失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2根据犯罪过失心理态度的不同内容,犯罪过失可以分为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类型。(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例如,行为者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开车时不注意车周围的状况,把在车后面玩的孩子撞死了。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者作为驾驶员启动汽车时,必须注意汽车周围的状况。否则,容易产生危害结果,但由
-
有关犯罪的犯罪过失的种类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031、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
单独过失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的特征是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01、主体的复合性。共同过失犯罪的主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其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还可以一方为自然人、另一方为法人。根据刑法第30条规定,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主观的共同过错性。即共同过失犯罪的主体应具有共同的过失。 3、行为的共同性。共同过失行为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致损原因。 4、结果的单一性。共同过失行为所生的损害结果为一个统一而不可分的整体。
-
过失犯罪是什么意思共同过失犯罪与过失的共同犯罪是怎么定义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12根据刑法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即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同一危害结果的,不以共同犯罪定罪处罚。因为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当然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也就不属于共同犯罪。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而不以共同犯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