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给孩子的抚养费,基本上就是没直接照顾孩子的那个人工资的20%到30%左右啦,具体多少钱得看你们那儿的消费水平和孩子平时花销大不大了。
要是你要养活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的话,那抚养费的比例可以稍微高点,但是一般来说不能超过你总收入的50%。
也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生病啊、上学啊什么的,抚养费的比例就可以适当调高或者降低一些。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四十九条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鉴于尚未依法领取结婚证书的情况下,女方出现了越轨行为,无论男方或女方现今选择分开生活均可直接予以实施;至于是否决定再次步入婚姻殿堂,亦由个人自由意志进行抉择。
若针对子女抚养以及财产分配等事宜无法达成共识,男女方皆有权利选择通过法院诉讼的途径来解决这些纷争。
然而,由于男女双方未曾领取过正式的结婚证书,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他们之间并不构成合法的婚姻关系,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恋爱同居状态。
因此,从法律角度而言,男女双方并不存在所谓的离婚之说。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
离婚后孩子由一方抚养,另一方应付多少抚养费
454人看过
-
孩子抚养费一般给多大孩子的抚养费多少
425人看过
-
一般离婚时,孩子抚养费应该写多少,离婚时子女抚养费
421人看过
-
月收入8000离婚孩子抚养费一般多少
387人看过
-
孩子抚养费一般是一方出还是双方出
455人看过
-
离婚孩子抚养权另一方要求一方出抚养费吗
366人看过
-
女方出轨离婚一般可以要求多少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是多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1出轨不属于法定能够离婚的情形,只是属于出轨方的一种过错情形,另一方可以因此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增加获得小孩抚养权的机率。 支付多少的小孩抚养费,一般先由男女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协商解决不了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会根据双方的经济能力、小孩的实际花费来判决。没有获得小孩抚养权的一方,每月支付小孩的抚养费是自己工资收入的20%------30%之间,同时比较小孩的实际花费,抚养费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如
-
出轨离婚孩子的抚养费一般都由女方负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02孩子抚养权一般综合衡量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孩子的年龄等因素,也考虑孩子目前是跟谁生活的,具体而言两周岁内的小孩一般会判决随女方,除此之外,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归谁,10周岁以上的,征求小孩的意见,不抚养小孩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的数额,一般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综
-
离婚一方出轨, 孩子归女方, 男方应该拿多少抚养费?贵州在线咨询 2022-04-28你好婚后财产均分但有过错一方应当不分或者少分财产。离婚后,孩子问题一般是一人一个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①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②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
-
离婚一方出轨另一方需要支付孩子抚养费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2-06离婚的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诉讼离婚。属于夫妻之间的共有财产分割原则是一人一半。有过错方可以少分或者部分财产。一方抚养还,另一方是需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的。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
-
男方出轨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哪一方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13男方出轨离婚后,孩子归谁抚养是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的,如果协商不成的,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