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存实亡股东可以申请解散。但需要通过股东大会同意,有限责任公司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一、大股东占90股份是什么意思
控股股东是指股票占比大到足以影响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和重大事情的决策的股东。控股股东还分为绝对控股(占比超过50%)和相对控股(低于50%,但大于30%)。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二、表决权与股权完全相等吗
表决权与股权不完全相等。公司法中的表决权是股东的表决权,又称股东的议决权,是指股东根据股东地位享有的对股东大会议案作出一定意义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持有每股表决权。但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表决权的一半以上通过。但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三、公司法中哪些可以进行三分之二表决权
公司法三分之二表决权批准的事项如下:
1、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
公司名存实亡股东可否申请解散
264人看过
-
股东能在没有分红权的情况下解散公司吗
407人看过
-
股东权益保护:哪些情形下股东可诉请解散?
385人看过
-
股东可以把公司的财务部门在哪些情况下要求解散公司
268人看过
-
有能力辞退隐名股东的,公司可以解散吗
133人看过
-
股东可以退出吗:特定情况下的股权转让
80人看过
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它通常由一定数量的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和注册资本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包括: 1、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 更多>
-
股东解散情况下股东如何申请解散公司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4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公司会因此而解散 一、股东要求解散的公司是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并且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公司。 股东设立公司的目的是使股东获得利润和受益。如果公司经营出现了严重的困难,陷入了经营僵局,继续存续下去会使股东利益受到到更大的损失,那么股东设立公司的目的就无法达到,解散公司也就成为股东的可能选择。另外,也因为股东间的矛盾和利益冲
-
股东要求法人解散的情况可以随意解散公司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4股东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可以要求解散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
-
股东可以要求解散公司吗?股东可以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情况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4股东可以要求解散清算公司。主要分两种情况:一、自行解散。股东提议召开股东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股权的多数股东形成决议,同意解散公司。股东会决议形成以后,公司自行组成清算组,结清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股权所持比例分配。公司办理注销登记。二、向法院提起解散诉讼。所谓解散公司诉讼,是指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因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
-
公司名存实亡怎么解散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2公司名存实亡的股东可以申请解散。但经股东大会同意,有限责任公司必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批准,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持有的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批准。
-
不是股东的情况下可以办实收资本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22这需看该款项通过何种途径入账的,如果是直接由投资人转入的。这只能记借款,不能归为实收资本。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