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婚内财产约定协议在离婚时是否有效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婚内财产协议只要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签订的情况下,那么在离婚的时候也是有效的;
2、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如果有胁迫、欺诈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协议无效。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因为夫妻约定的婚内财产协议,也是合意性的合同的一种,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夫妻婚内财产约定协议有效吗
夫妻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是有效的。夫妻双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婚内财产约定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根据法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
婚内夫妻财产协议无效约定有哪些?
137人看过
-
婚内签订财产协议,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161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婚内财产约定协议有没有效
456人看过
-
婚内夫妻财产和房产约定协议无效情形有什么
411人看过
-
婚内协议书在离婚时是否有效,婚内财产协议可以反悔吗
235人看过
-
夫妻财产的婚内约定对外有效吗
403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为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和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中一人所有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 更多>
-
夫妻协议离婚,夫妻协议约定财产归属有效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2夫妻协议约定财产归属,是有效的。《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 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
-
婚内财产协议有效吗?有夫妻双方有约定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4夫妻婚内自愿协商一致签订的财产约定,是有效的。 所谓婚内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书面形式,对双方婚前个人财产、婚内共同财产的归属达成的协议。 以下两种约定可能被认定无效: 1、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很多夫妻在签订协议时会约定某一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管。 从法律上来看,属于赠与没有履行,没有完成的赠与便不生效。实践中,此类约定争议较多,当然均以无效认定而告终
-
夫妻离婚财产协议没有约定离婚时财产分割河南在线咨询 2023-03-24不需要。夫妻离婚房产分割原则的基础上,就夫妻共有房产分割的具体方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的司法解释,其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二)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
-
签订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要注意哪些问题, 离婚时夫妻财产约定有效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04首财产约定协议书必须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第二、财产约定协议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协议在法律上没有法律效力。第三、财产约定协议书就财产归属的约定必须明确、且不得分割他人财产。第四、在财产约定协议签定以后,必须严格的执行,如果个人的行为对财产的归属进行了改变,则原来的财产约定协议书的内容就可能会因为个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第五、不仅要约定财产的归属,还应当约定相应的债务承当。第
-
夫妻离婚, 离婚协议中财产约定是无效的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10如果协议离婚不一致,离婚协议的内容无效,离婚协议需要双方办理离婚登记才能生效。 离婚协议生效的具体条件如下: 1、明确离婚协议的生效时间:离婚协议在双方办理离婚手续后生效。无论是通过民政部门还是法院离婚。 二、如果是已签订的离婚协议,在办理离婚手续前,一方反悔,则无效力。对于财产分割,任何一方都有权抚养子女。 法院在审判时,不会根据离婚协议的内容确定判决的内容,也可能判决离婚或不允许离婚。 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