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纠纷起诉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手房纠纷起诉流程包括开庭审理
(一)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二)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二手房纠纷案件事实;
(三)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四)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五)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二手房纠纷;
(六)如果达成二手房纠纷调解协议,制作二手房纠纷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
(七)未达成二手房纠纷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二手房买卖纠纷的诉讼程序是什么,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
412人看过
-
交易二手房的流程是怎样的,怎样解决二手房交易纠纷
447人看过
-
遗产纠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
65人看过
-
二手房纠纷的起诉方式
429人看过
-
房产纠纷胜诉二审上诉流程是什么
219人看过
-
二手车纠纷怎样起诉
210人看过
二手房纠纷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合同条款、房屋质量、价格、权属、交易程序等。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一旦出现纠纷,购房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协商解决:首先可以与卖方进行协商,尝试通过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诉求,并与卖方商议达... 更多>
-
二手房起诉流程,房子纠纷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2二手房纠纷起诉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提交申诉申请立案,当事人准备好证据。法院将在七个工作日内送达开庭公告,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开庭当天,他们将带着所有材料到法院举证辩论,并发表意见。法院将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合议庭判决,等待法院的判决和执行。
-
二手房违约起诉流程二手房房东违约起诉流程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5二手房房东违约的起诉流程为:确定原告与起诉的二手房房东均是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然后通过房屋买卖合同的约定或是交易房屋的所在地选择受案的管辖法院。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并拟好起诉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
遗产纠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江西在线咨询 2021-09-30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遗产继承纠纷也属于比较常见的民事纠纷,在没有办法协商分割遗产的情况下,只能起诉,起诉书的制作格式跟案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般都是这样写的。
-
二手房按揭流程是什么,二手房房贷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14二手房转按揭是指对仍处在按揭中的房产进行再次买卖,该房产的买方仍需要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偿还该房产尚未清偿的按揭房款的一种按揭贷款方式。业务流程 1、买卖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2、买方、卖方、律师事务所三方签订《转按揭交易安全保证合同》; 3、买方交纳房屋价格30%的首付款(按交易价格与评估价格孰低的原则,一年内免评估,以原购买价为准); 4、卖方的贷款银行书面同意提前一次性还款的确认函
-
二手房漏水纠纷是怎么个流程?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2如果卖方在房屋交易前没有告知买方房屋存在瑕疵的,在房屋交易后一年内出现漏水的情况,买方可以选择协商调解的方式。也可以选择诉讼等途径,要求卖方赔偿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