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拒绝治疗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7 22:30:10 291 人看过

该段内容讲述了感染者拒绝接受强制隔离和患有突发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将承担法律责任。若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且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将依照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若感染者拒绝接受强制隔离,将承担法律责任。若患有突发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也将承担法律责任。若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且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将依照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过 失 传 播 新 冠 病 毒 会 怎 样 ? 如 何 承 担 法 律 责 任 ?

过失传播新冠病毒会怎样?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新冠病毒的传播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虽然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关于过失传播病毒的问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过失传播新冠病毒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一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那么他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如果过失传播新冠病毒导致了他人感染或死亡,行为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此外,过失传播新冠病毒还可能导致民事责任。例如,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弥补受害人的损失。

为了免受法律的制裁,我们应该尽力避免过失传播新冠病毒。我们应该遵守公共卫生规定,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发现身边的人存在传播病毒的行为,应该及时提醒他们停止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在过失传播新冠病毒方面,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并尽力避免。如果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他人感染或死亡,行为人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避免过失传播新冠病毒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遵守公共卫生规定,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以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发现身边的人存在传播病毒的行为,应该及时提醒他们停止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9: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工作是否受限?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以前,应当接受隔离治疗或观察,不得从事任何工作。《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2023-06-12
    115人看过
  • 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拒绝隔离怎么处理
    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拒绝隔离的处理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有可能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若员工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依法单方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6
    495人看过
  • 单位是否可以拒绝录用曾经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已被治愈的人员
    单位不可以拒绝录用曾经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已被治愈的人员。一、企业未遵循延期复工规定的内法律责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企业提前复工的,对负责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提前复工引起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还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员工因新冠肺炎被隔离时,公司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于被确诊为新型肺炎的员工,可以被视为处于医疗期内;企业不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条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合同期限应当顺延至治愈为止。对于被隔离观察、被采取隔离措施或者被采取其他紧急措施的员工,根据各地政府的通知规定;企业同样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十一条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合同期限应当顺延至隔离期、隔离措施或者其他紧急
    2023-04-03
    248人看过
  • 新型冠状病毒医疗费国家全包吗
    一、新型冠状病毒医疗费国家全包吗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有,所有的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二、相关法律规定(节选)《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财政厅(局):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对此作出批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行专门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对于保障参保人员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医保、财政部门要高度
    2023-04-29
    395人看过
  •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罪犯将面临何种法律制裁?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或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可能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或第二款,最高可被判处死刑或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可能,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因为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触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被判处死刑。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治疗的,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触犯“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刑七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投放毒害性物质等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会受到哪些刑罚?根据我
    2023-10-22
    71人看过
  • 高危型新型冠状病毒能传染吗
    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会量刑。如果行为人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可以以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其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的传播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2月10日21:00发布)12月10日晚上9点,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专题发布会,对郫都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最新情况通报。12月9日18点-12月10日18点,郫都区在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第二轮核酸检测中,检出4人核酸检测阳性,其中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活动轨迹确诊病例1:朱某某,男,72岁,农民,居住于郫都区郫筒街道太平村11组,于12月8日实施隔离观察。12月10日,在密切接触者第二轮核酸检测呈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该患者14天内均在太平村内活动,主要在村内一茶馆喝茶、打
    2023-07-31
    85人看过
  • 拒绝接受检疫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构成犯罪吗
    拒绝接受检疫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构成犯罪,涉嫌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一、什么标准下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才立案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应予立案追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指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境卫生检疫的正常管理活动。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是指入境、出境时采取逃避、蒙混或者其他手段;不接受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人身或者物品的医学检查、卫生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以及其他违反应当接受国境卫生检疫义务的行为。二、正常人被隔离费用谁出正常人被隔离费用国家出。依据相关规定,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所产生的的医疗费用,通过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正规支付后,有个人负担部分加国家财政补助的形式,支付隔离治疗费用。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报销不执行异地转
    2023-03-19
    431人看过
  • 发表、传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不实言论,需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之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第二条第(六)款之规定,有如下行为的,分别按以下罪名定罪处罚: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利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3-11-23
    106人看过
  • 患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患者的义务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侵犯医院员工和其他患者的权利。配合主管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计划和指导,当拒绝治疗或不遵从指导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了解自身疾病、治疗、预后及出院后保健事项;如果不明了,应向主管医生询问。如实提供与疾病及诊疗相关的信息,不得故意隐瞒事实或提供与事实相背的信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医院的教学工作等患者有哪些权利患者的权利有:1、病人有个人隐私和个人尊严被保护的权利;2、病人有获得全部实情的知情权;3、病人有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4、病人有参与决定有关个人健康的权利;5、病人有权获得住院时及出院后完整的医疗;6、病人有服务的选择权、监督权;7、病人有免除一定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权利;8、有获得赔偿的权利;9、请求回避权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
    2023-07-09
    321人看过
  • 新冠状病毒医疗费谁出
    一、新冠状病毒医疗费谁出确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医疗费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二、相关法律规定(节选)《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财政厅(局):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对此作出批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行专门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对于保障参保人员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医保、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
    2023-06-19
    53人看过
  • 受伤拒绝治疗死亡的用承担责任吗
    若医生由于责任心缺失而导致错过了救治患者的关键时刻,从而最终导致患者不幸离世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位医生需承担的责任将涵盖民事赔偿责任及刑事责任两方面。尤其是在涉及到刑事责任的层面上,应按照医疗事故罪来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上述情形构成了刑事犯罪,法院会根据被告人所涉及的具体罪行,结合其犯罪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是否存在从重或从轻处罚的情节,以及是否具备减轻处罚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作出相应的判决。《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8-03
    107人看过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医疗期如何计算
    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医疗期如何计算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因患病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的,应当享有医疗期,医疗期依据劳动者工作年限享受3个月至24个月。《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第四条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8个
    2023-04-29
    473人看过
  • 冠状病毒感染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10号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会管单位: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全力协助有关部门和
    2023-08-03
    333人看过
  • 刑法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规定
    确诊后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自己属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你应该怎么办?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三版)》对接触者管理的要求,你应该接受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对密切接触者实施的医学观察。拒不执行者,可以由当地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
    2023-07-06
    3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怎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怎么治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未满擅自隔离治疗的,公安机关可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丙类感染患者,应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感染措施。
    • 新型冠状病毒是免费治疗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1-10-27
      新型冠状疫情是免费治疗。根据相关规定,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产生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补助,实施综合保障。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不实行异地就医支付比例调整规定。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应用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可暂时纳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
    •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拒绝被隔离、收治的,如何定罪处罚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0-11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拒绝被隔离、收治的定罪处罚是属于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或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 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 宝宝拒绝被治疗新冠病毒的怎么处理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感染新冠病毒者拒绝强制隔离的,是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按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
    • 肺炎拒绝隔离治疗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01
      被感染肺炎患者拒绝隔离治疗的,要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