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的标准操作规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6:22:13 93 人看过

遇到医疗事故的,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

遇到医疗事故鉴定纠纷问题怎么办

1、可以降低诉讼风险,诉讼涉及很多法律专业知识,因此,聘请了律师,则能全面控制和防范诉讼风险。

2、

作为原告请律师能全面提出索赔请求,作为被告则能与对方权利对等。律师在全面了解案情后,能就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提出全面的赔偿,并指导当事人或者由律师完整的收集证据,以便最大可能的使自己提出的请求得到支持。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同样可以与之对抗,维护正当权益。

6、

请律师能减少当事人的痛苦。普通人很少会和法院打交道,特别是碰上不讲理的对方,一个普通人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请律师以后就可以全权委托律师处理,少了很多烦心事。请律师更容易胜诉,索赔更充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19: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机构相关文章
  • 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我们医务人员及时服务、应答服务、谨慎服务、非特异性服务以及廉洁服务观念,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5、实施知情同意,防范医疗争议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6、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造成的。一、医疗纠纷应该怎么预防预防医疗纠纷的方法如下: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3、提高病
    2023-03-08
    347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的实际操作流程
    一、鉴定程序构成医疗事故必须具备4个条件:提供医疗服务的必须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要有违法、过失行为;必须有严重、明显的不良后果;违法行为与不良后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各区县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有时效限制的,患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启动程序,有三种方式,包括: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指定鉴定。二、医疗事故导致伤残怎么赔偿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
    2023-07-02
    372人看过
  • 如何操作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
    一、如何操作医疗事故责任的认定1.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交给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2.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4.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决定。5.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至7日内交由省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条件有哪些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条件如下: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2.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
    2023-08-02
    113人看过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赔偿范围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赔偿范围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
    2023-06-05
    293人看过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级标准,医疗事故是指什么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级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级标准如下: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为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根据这个原则,《分级标准》将四级医疗事故又细分为12个等级。其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二、医疗事故是指什么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所产生的生命
    2023-04-14
    79人看过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有哪些规定
    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有哪些规定第二章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第五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第九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
    2023-06-08
    65人看过
  •  医疗机构医疗事故鉴定规范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1) 申请者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中详细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时间、地点,以及提出申请鉴定的原因。2) 提出申请鉴定方应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3) 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和取证。4) 召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议并作出决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如下:首先,申请者需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并在申请书中详细描述事情的发生经过、时间、地点,以及提出申请鉴定的原因。第二,提出申请鉴定方应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第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取证。第四,召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议并作出决定。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流程图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并确定其过错程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需要遵守严格的程序,包括委托人
    2023-08-18
    496人看过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该如何操作
    一、医疗事故鉴定程序该如何操作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操作步骤如下:1.当事人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委托;2.医学会受理后要求当事人提交材料;3.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鉴定,当事人按期参加,陈述意见和理由,回答问题;4.专家鉴定组进行讨论,根据半数以上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二、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
    2023-05-03
    476人看过
  • 医院违规操作怎么处理
    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申请医疗事故保险费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申请医疗事故保险费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保险单、被保险人清单或其他保险凭证;2、被保险人的身份证明;3、与确认保险事故性质、原因、伤害程度等有关的证明和材料;4、医疗费用发票、住院结算明细表、用药清单;5、医院出具的门诊病历、诊断证明、出院证明、转院证明及相关检查报告;6、根据保单约定或保险人根据情况提出的其他材料。根据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医疗纠纷怎么赔付医疗纠纷的赔付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具
    2023-06-27
    74人看过
  • 新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是怎么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方式的
    (一)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11条规定: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所谓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是指病员或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病员死亡、残废等不良后果,在认识上不一致,即在定性上有不同认识,以及双方在认定性质上无分歧,即都认为属于医疗事故,但在处理上却各持不同意见。即使如此,当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也首先要通过医疗单位和病员或其家属自行协商的方式予以确认和解决,而不应跨越这一步骤直接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二)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经医疗单位和病员及其家属通过自行协商,对医疗事故的确认(即定性)和处理不能达成协议时,应由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之后,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处理。(三)诉讼解决。所谓诉讼解决
    2023-03-29
    218人看过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事故有何新规?
    时间:2010-04-16来源:未知作者:刘维娜点击:次国务院2002年4月14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医疗事故概念作了重新界定,即《条例》第二条之规定:本条例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与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本办法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能够保障医疗过失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后果时都获得赔偿救济。一、明确规定医疗事故的客观后果为人身损害事故,删除了导致功能障碍的限制。将《条例》与《办法》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两相对照,最明显的改变是《办法》规定构成医疗事故必须是导致功能障碍,《条例》
    2023-06-05
    214人看过
  • 二级医疗事故的赔偿应该如何操作
    一、二级医疗事故的赔偿应该如何操作医疗机构发生二级医疗事故,应该按照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用具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项目和标准进行赔偿。其中残疾生活补助费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患者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
    2024-03-10
    201人看过
  • 医疗事故的认定与处理:依据与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
    2023-07-10
    75人看过
  • 医疗事故罪立案标准,医疗事故罪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而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健康的行为。处理医疗事故罪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严重不负责任,二是严重损害患者健康。严重不负责任是指以下七种情况:(一)擅自离职;(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危急患者实施必要的医疗救治的;(三)未经批准擅自进行试验性医疗的;(四)严重违反检查和审查制度的;(五)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剂和医疗器械;(六)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明确规定的诊疗技术规范,常规的;(七)其他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是指严重残疾、重伤、艾滋病感染、病毒性肝炎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或其他严重损害患者健康的后果。只要医务人员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就可以立案调查。医疗事故罪认定1、应当正确划清医疗责任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5条规定:"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
    2023-08-08
    377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医疗机构
    相关咨询
    • 新规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9
      第一条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三条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 护士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该如何操作?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9
      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有关法规的,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
    • 医疗纠纷赔偿的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标准是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8
      医疗事故纠纷赔偿标准: 医疗费 医疗费赔偿金额=已发生医疗费用(不含原发病医疗费用)+预期医疗费用。 误工费 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时间×收入标准(患者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 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时间×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陪护费 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天数×陪护人数×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伤残生活补助费 伤残生活补助费赔偿=伤残等
    • 医疗事故鉴定操作流程是怎样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11
      医疗事故的鉴定操作流程为: 1、申请者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写明事情发生的经过及时间、地点,提出申请鉴定的理由。 2、提出申请鉴定方应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听证、取证。 4、召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议并作出决定。
    • 濮阳医疗事故罪的范围及标准
      山西在线咨询 2023-11-16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二罪的相似之处在于: (1)两罪在主观方面均属过失犯罪。 (2)二罪在客观上都造成了人员伤亡的后果。 区别在于: (1)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生产单位直接从事生产或指挥生产的人员;本罪的主体是医务人员,二者业务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