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地
侵权行为地一般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侵权行为有哪些类型
侵权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3.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
4.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5.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三、被别人侵权怎么起诉
1.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
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八十三条 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申请书中应当载明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基本情况和申请的目的。\n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
-
民事行为侵权如何认定
340人看过
-
高铁上侵权行为发生地如何认定
479人看过
-
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如何认定商标侵权
257人看过
-
按手印是否属于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460人看过
-
侵权行为如何界定:商标侵权的认定条件
220人看过
-
侵权行为如何认定共同责任
126人看过
-
侵权行为地怎样确定,侵权行为侵权地如何确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7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场所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场所和侵权结果发生场所。因此,侵权纠纷案件的侵权地包括侵权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
-
网络侵权行为地如何确定?人身侵权行为地与网络侵权行为地如何确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3人身侵权的管辖,在民事诉讼中有被告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两种选择。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9条对侵权案件的管辖是这么规定的,“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理学说认为:网络侵权案件应当由原告住所地法院优先管辖,在原告住所地法院为不方便法院的情况下,可由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网络侵权行为地的确定应区分侵权行为实施地和结果地,并可以计算机终端所在地、ICP服务器所在地及是否有意
-
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行为如何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21依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情节严重的就有可能构成犯罪。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六十五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变更、解除承包经营合同,干涉承包经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强迫、阻碍承包经营当事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或者土地经营权流转等
-
法院侵权行为承认权利地如何确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在确定侵权纠纷案件的管辖时,特别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产品质量纠纷的管辖,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侵犯著作权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复制品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涉及
-
如何确定侵权行为管辖法院,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侵权行为如何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含知识产权)的行为。包括:侵害公民人身造成伤害或者死亡,侵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