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让辞职怎么办,能够强制离职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4 18:32:37 152 人看过

现实生活中,当你如果想辞职,但公司又不同意的,你就可以提前30日向公司发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自公司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后,你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依法解除。至于工作时间问题,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延长工作时间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应当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如果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那么你还可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你只需要依法通知用人单位,并证明你书面通知到了并保留证据。

一、辞职需要赔偿公司损失吗

《劳动法》一方面赋予了职工绝对的辞职权,另一方面又赋予了用人单位一定的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原劳动部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第4条明确规定了赔偿的范围: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职工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部分职工在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日后主动离职,不予理会用人单位的赔偿要求,用人单位则不给职工办理人事关系和档案的调转手续,职工离职后人事关系和档案长期留置在原用人单位;造成职工在新的工作单位不能办理劳动保险、不能办理出国政审手续、影响技术职称评定、不能进一步求学深造和丧失报考国家公务员的机会。所以,职工在与用人单位因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损失方面发生争议后应当在60天内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劳动争议仲裁。

二、辞职后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

辞职后如果单位不支付工资,可以先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纠正;如果还不行可以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06: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公司不让辞职怎么办辞职的步骤是怎样的?
    一、公司不让辞职怎么办现实生活中,当你如果想辞职,但公司又不同意的,你就可以提前30日向公司发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自公司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后,你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依法解除。至于工作时间问题,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延长工作时间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应当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如果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那么你还可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二、辞职的步骤是怎样的第一步、写辞职信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
    2024-01-04
    98人看过
  • 办了离职公司就能强行让你走吗
    办了离职公司就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就没必要在公司逗留。辞职和离职的流程是: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证,员工手册,工作服,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3)、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出差报销),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4)、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凭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023-02-04
    382人看过
  • 公司强制辞退怀孕女职工怎么办
    一、公司强制辞退怀孕女职工怎么办《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禁止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随意解除劳动关系。女职工孕期无正当理由被开除,维权方式有:1、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销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到劳动合同终止之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2、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两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二、怀孕
    2024-01-26
    179人看过
  • 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辞职不批合法吗
    一、辞职公司不批怎么办,辞职不批合法吗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辞职,只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劳动者辞职,只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当你如果想辞职,但公司又不同意的,你就可以提前30日向公司发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自公司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后,你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依法解除。至于工作时间问题,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延长工作时间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应当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如果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那么你还可以公司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二、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辞职通知书一定要送达公司,并保留相应的证据。如果职工将辞职通知交给公司但未签收,到时发生争议时公司会反过来说职工未通知即擅自离职,属旷工行为,这样将对职工非常不利。如果公司不签收,建议使用EMS方式快递辞职通知书,并在EMS详情单
    2023-06-05
    111人看过
  • 想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工资又低,想离职有不让走,该怎么办?
    离职的时候总会遇到想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的问题,你可以常离职,公司不让走,公司违法,公司需配合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实质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但不让走,不给办理辞职手续,劳动者可以投诉到劳动局监察大队,由监察大队责令单位改正;监察大队协调不成,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决议下来后公司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试用期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试用期是可以辞职的,只要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了公司,并把手头工作都交接好了,就可以离职了,公司也应该支付劳动者试用期应得的工资。如果在劳动者提出离职申请后,公司不让走的,劳动者可以向大队投诉或者是申请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
    2023-08-10
    88人看过
  • 不辞职也能离开公司吗?
    没有影响。劳动者不办理离职手续直接走,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自离,劳动者没有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可能没有办法办理社保转移等事宜,需要劳动者回原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离开公司之后还能入职吗?离开公司之后还能入职吗?我国《劳动合同法》没有对此作出限制性的规定,也不会作出这方面的规定——因为我国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是鼓励充分就业。具体法条规定如下: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
    2023-07-04
    428人看过
  • 公司是否可以强制性让员工不准辞职
    一、公司是否可以强制性让员工不准辞职公司无权不让原告辞职,辞职是员工的自由。员工想辞职的,只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不需要经过单位批准三十天到了即可自行离职;如果是试用期员工,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工厂劝退员工,员工可以不辞职吗工厂劝退员工,员工可以不辞职。如果员工本人拒绝辞职,但公司仍然坚持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员工可以根据辞退的原因要求依法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
    2024-01-21
    137人看过
  • 辞职无合同不能离开公司怎么办
    一、辞职无合同不能离开公司怎么办辞职无合同不能离开公司的解决方式是可以双方协商处理,也可以申请仲裁调解,无法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起诉到法院来进行判决处理等,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办理。原则上只要是员工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申请,公司都是没有权利不放员工离职的。二、自己辞职能领失业补助金吗自己辞职不能领失业补助金,失业保险金是国家给予失业人群的最根本的社会保障,但不是所有的失业人员都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一定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才能领取,反之则不然。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三、辞职需要上交劳动合同吗辞职不需要上交劳动合同,可以随意处置,而公司至少保存自己那份劳
    2023-08-29
    168人看过
  • 公司是不是能够拒绝员工辞职,辞职要赔偿公司损失吗
    一、公司是不是能够拒绝员工辞职,辞职要赔偿公司损失吗公司不能够拒绝员工离职,如果符合离职程序也无法要求赔偿公司损失。职工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需要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30日后自动离职,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并且不予理会用人单位的赔偿要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能够解除劳动合同。二、从公司辞职,公司要求赔偿培训费,合法吗从公司辞职,公司要求赔偿培训费,若双方未签订服务期协议的,是属于不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能够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能够与该劳动者订立
    2024-01-25
    410人看过
  • 公司强制加班能直接离职吗
    公司强制加班不可以直接离职。超时加班的情况下员工也是不可以随时辞职的,除非在超时加班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加班费,也没有给员工安排补休。加班不能成为员工随时辞职的正当借口,如果只是不愿意接受加班,辞职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4-04-27
    383人看过
  • 公司要求辞职是强迫辞职吗
    一、公司要求辞职是强迫辞职吗雇主若采取胁迫手段强迫员工辞去现有职务,实属非法行为;如果用人机构违背了劳动合同法所规范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原则,那么劳动者有权请求重新施行劳动合同,此时该机构必须遵照执行。如果雇主因恶意迫使员工辞职而需承担赔偿责任,还须支付该员工应获得的应有劳动薪酬。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类行为旨在逃避支付赔偿金,因此是违法的,其最终所受惩罚通常是依据员工所遭受的损害程度来决定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二、劳动法辞职必须提前一个月吗其实并不强制要求需提前一个月来进行通知。首先,关于辞呈的发出,这完全取决于员工个人的决定,如若能够与雇主达成共识,很显然
    2024-04-20
    94人看过
  • 试用期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试用期辞职公司扣工资合法吗
    一、试用期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试用期辞职公司不让走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了公司,并把手头工作都交接好了,就可以离职了,公司也应该支付劳动者试用期应得的工资。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
    2023-04-05
    398人看过
  • 公司章程不让辞职
    法律综合知识
    1、员工有辞职的权利,公司不让员工辞职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4-05-01
    286人看过
  • 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未满30天
    一、辞职公司不让走怎么办未满30天面对公司的阻碍,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劳动者应与公司进行积极沟通,明确表达自己的辞职意愿,并强调法律规定。若公司依然拒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其介入处理。2.若公司存在违法行为,如拖欠工资、未缴纳社保等,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无需等待30天。3.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同时,劳动者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法律建议。二、辞职未满30天违法情形劳动者在提出辞职后未满30天便离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取决于具体的离职原因。1.若劳动者因公司存在违法行为或严重侵害其权益而离职,则不构成违法。这些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2.若劳动者并非因上述原因而未满30天离职,则可能构成违法行
    2024-07-07
    51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公司强制让签离职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0
      请问合同上签约的日期是什么时候呢?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是多久?他们的矛盾具体是因为什么呢?有没有相关证据证明是用人单位方强制签订辞职的?对此,你可以向劳动监察大会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是强制要求你辞职,而不是自愿辞职的话,单位是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的,也有相关的补偿方法,具体情况你可以再跟我详细描述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你保护你最大的权益。
    • 公司能够强制让职工在上班时间下班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8
      不可以的。如果超出上班时间,属于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给你们。
    • 公司不同意辞职可以申请强制辞职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2
      公司不同意辞职可以强行辞职,如果想辞职,但公司又不同意的,可以提前30日向公司发出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自公司收到通知之日起30天后,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就依法解除,但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公司不让离职应该怎么办辞职要赔偿公司损失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28
      此时员工只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办理,试用期提前3天、转正之后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那么到了时间之后自然就可以离职走人,那么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也就会解除,此时对于劳动者的工资,单位也是应该更加实际情况来支付的。
    • 员工提出辞职,单位不批准怎么办?公司不给辞职,员工如何强制离职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4
      1。协商解除或者递交书面辞职通知书,30日后(试用期3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立刻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解除或不支付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除劳动合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