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抓回来赔偿包含哪些费用
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交通事故赔偿
1、根据规定,对于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在交警认定事故责任后,可由双方自行协商处理因交通事故而产生的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或一方不愿意协商的,也可以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处理。
2、如果双方对于赔偿问题已经处理完毕的,无需再到交警部门办理销案手续。
3、对于交警部门而言,在作出责任认定后,其对于事故处理的职责已经履行完毕,交通事故已经结案。
4、只要没有违反刑法,公安机关没有介入刑事调查,理赔结束后全责方不会有任何影响。
法律依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受害者的赔偿比例还应根据这类交通事故办案机关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书进行办理。相关的当事人安照责任比例,承担这类交通受害者的实际损失,拒不赔偿的可以诉讼到当地的人民法院,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
交通逃逸事故怎么赔偿:交通肇事逃逸赔偿
134人看过
-
交通事故逃逸坐牢回来无钱赔
144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赔偿多少,肇事逃逸的处罚和赔偿标准
135人看过
-
肇事逃逸来抓人吗
4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含义,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规定
228人看过
-
抓捕肇事逃逸一般要多长时间,交通肇事逃逸有哪些
500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交通肇事罪包含逃逸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5酒驾逃逸拒不赔偿你可以直接起诉其赔偿,可以起诉车主,要其赔偿,并且酒驾逃逸对方的该种行为是要接受法律处罚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
-
2022年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赔偿的费用包括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1交通肇事逃逸交强险赔偿的费用包括死亡伤残赔偿、医疗费用赔偿、财产损失赔偿。交强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回来了是否属于肇事逃逸?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0《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4条,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肇事逃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之规定处理,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交通肇事逃逸判多少年,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谁来赔偿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6交通肇事逃逸判刑: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
-
肇事逃逸的刑事责任包含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1-09-14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