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劳动合同丢了怎么办
劳动合同一式三份,由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和劳动部门各保存一份。
如果劳动者保存的一份丢失,可以到用人单位复印他们保存的一份,然后加盖印章,标注复印来源即可。
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复印,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复印,方法同上。
有合同,是不能再补签的,除非用人单位愿意。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劳动者需要收集和保留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关证据。具体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劳动者可以据(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不限于此规定)来提供劳动材料。当然证据越多越好。
建议劳动者先和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一致,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并向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部门提请劳动仲裁或故建议劳动者直接向所在人民法院起诉主张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合同因缺少法定必备条款,是一份不完备的劳动合同,但已经具备的条款是成立且生效的;该书面劳动合同也是成立且生效的,缺少的必备条款可以协商补充,也可以要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应仅指劳动合同条款约定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并不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因此并不能认定为无效。
公司劳动合同丢了怎么办,劳动合同都是一人一份的,如果说公司的劳动合同丢失了,那么可以用劳动者手头上的一份劳动合同进行复印,然后到相关的机构进行盖章也是一样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对于保护个人权益十分有用,还是保管好比较重要。
二、什么情况下才能解除民事合同?
有下列情形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履行期届满前,一方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3)一方在合理期限内延迟履行主要债务;
(4)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
(5)其他。
-
欠条丢失后又打官司了怎么办
72人看过
-
法院打官司丢失原件怎么办
498人看过
-
合作合同丢了,有拍照,打官司有效吗
254人看过
-
租令合同遗失打官司怎么办
352人看过
-
合同丢失如何影响打官司及应对方法
490人看过
-
复印件丢失找不到怎么办打官司
380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租房合同丢失能不能直接打官司台湾在线咨询 2022-12-12有以下方法: 找合同相对方拿到合同文本复印,双方在复印件是签字盖章确认复印件与原件相符。 保留好相关租赁关系的证据,如果缴纳房租的证据等。如果能有复印件与前述相关证据结合就更好了。
-
租房合同丢失要打官司该如何办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4一、如果是在中介租的房子一般中介有合同备份,可以在中介复印一份。如果他们拒绝的,如果承租人对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即租金的数额、租金的支付时间和方式、租期,是了解的话,租赁合同丢失影响不大。承租人完全可以依法继续履行,中介是不能将承租人赶出去的,他们也不可能伪造合同。必要的时候,可以向起诉。二、如果是租房东的房子租房子的房子没有合同不要紧,只要有租金交纳证明,押金条,这些都能证明合同的存在。 1、如
-
打官司合同照片有效吗,原始合同丢了怎么办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5很高兴为您提供打官司合同照片有效吗问题的相关解答如下 需要劳动合同的原件,劳动合同的照片容易被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改。 参照《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
-
合同和原告的合同都丢了能打官司赢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41.合同一式四份,原告合同丢失,与是否会胜诉没有关联性,不能通过合同是否丢失确定输赢。 2.但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行使审判权作出相应的判决。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