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著作权侵权?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本法中规定的侵权行为,对著作权人造成了财产性或者非财产性的损失的,就是著作权侵犯,
根据《民法》和《著作权法》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确立了以下四个处理著作权侵权的原则:
1、全部赔偿原则。
指侵权人承担著作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标准为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的财产损失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承担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在这个原则中,侵权人的赔偿赔偿损失行为主要是一种补偿行为。
2、法定赔偿原则。
由于著作权保护对象的具有特殊性,著作权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事实和后果有不易确定性,很多国家的著作权立法规定了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定赔偿制度。也就是说,由法律规定的不法侵害著作权造成损失,应赔偿损失的具体数额或数额范围。
3、法官斟酌裁判原则。
由于著作权侵权行为对智力创作成果的损害结果有不易确定性以及案件的复杂多样,使得对著作权的损害赔偿不可能统一标准,这就要求法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除了依照法定的基本原则以外,还要依靠法官本身的法律意识和审判经验,仔细地分析和判断案情,斟酌处理和解决当事人争议的方案,以求公正、公平地对案件作出裁判。
4、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公民、法人等民事主体享有的著作权侵权给权利人造成了精神权益损害的,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但我国民法和著作权法中并没有对侵害著作权能否造成精神损害、造成精神损害能否要求精神赔偿的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民法规定,公民或法人有权要求侵权人给自己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造成的侵害依法赔偿损失,这个“赔偿损失”一般解释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法律对著作权的保护原则是自动采取的,也就是说,作品一旦创作完成,著作权也就产生了。因此,著作权侵权认定需要确定有效性的问题,然后还需要对著作权作品和侵权作品进行分析。
一、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的条件:
1、具备独创性。
2、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复制。
二、被控侵权作品的判断依据:
1、接触。行为人是否有过接触作品或者是有机会接触到权利人的作品。
2、实质相似。通过将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中的与被告作品中的相应部分进行一个对比,判定是否实质相似。
-
著作权侵权酌定赔偿是著作权侵权的赔偿原则吗
317人看过
-
哪些著作权侵权案件会被法院受理?
171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能否追溯,著作权侵权的条件有哪些
440人看过
-
哪个法院有权力审理著作权侵权案件
179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是刑事案件吗,侵犯著作权法行为有哪些?
291人看过
-
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有哪些原则?
459人看过
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 著作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有侵权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三)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更多>
-
处理著作权侵权案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山西在线咨询 2023-02-281、对原告作品的分析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著作权的产生采取自动保护原则,即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告产生。因此,与专利、商标等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认定不同,著作权侵权认定还涉及到权利的有效性问题。一部拥有有效著作权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 只要有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样,被告当然未侵权。如果原告作品同
-
著作权侵权纠纷如何处理, 著作权侵权纠纷处理原则和处理原则是什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1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1、和解:当事人有自行解决的意向,可以协商处理版权纠纷。2、调解:当事人可以委托第三者(版权局、机构如版权保护协会、律师事务所,以及自然人等)调解。3、仲裁:当事人可以根据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著作权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著作权纠纷产生的原因有多种,但是不管哪一种
-
著作权法国际著作权保护原则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081、著作权的国际保护遵循的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的原则; (2)鼓励作品的传播; (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 (4)与国际著作权制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 2、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
-
-
控制类软件著作权侵权有哪些处理方法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17控制类软件著作权侵权的,首先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诉讼处理。司法实践中采用“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原则”,即要有证据能证明原告软件和被告软件是相同的或构成实质性相似,并且被告接触了或有可能接触了原告的软件,就可以初步认定侵权行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