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众扰乱秩序罪量刑标准: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聚众扰乱秩序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构成
1、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主体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符合刑法规定犯罪一般主体条件的任何自然人。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中只指两种人,一种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另一种是其他积极参加分子。所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积极参加分子,是指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活动中,虽非首要分子,但积极参与犯罪活动,行动特别卖力、情节比较严重的犯罪分子。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客体
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广而言之,任何犯罪都是对社会秩序的侵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规定的扰乱社会秩序,是从狭义上讲的,有其特定的含义。根据刑法第290条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危害在于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作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客体的社会秩序的特定含义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不是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不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3、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主观方面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往往是意图通过扰乱活动给有关单位和领导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无理要求,或者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4、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都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所指的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须具备聚众形式。聚众,众人数刑法条文上没有明确规定。学理上一般认为,三人以上为众。一人闹事引起多人围观的,不应视为聚众。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是指在首要分子的煽动、策划下,纠集多人共同扰乱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如聚众侵入、占领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工作场所,封闭其出入通道,进行纠缠、哄闹、辱骂等。行为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三、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情节严重的认定
所谓情节严重,尚无司法解释,一般学理意见认为,情节是否严重,应综合其纠集人数的多少、扰乱的对象、扰乱的程度、扰乱持续的时间、扰乱的范围以及扰乱的动机目的等多方面来分析。据此,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扰乱的时间长,纠集的人数多,扰乱重要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造成的影响恶劣等。所谓无法进行,指由其扰乱致使上述各项工作未能按期开展、开始或致使已经开展、开始的工作被迫非正常地中止、停业。
何谓造成严重损失,迄今为止,尚无有权立法或司法解释。从学理上看,由于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工作及其他一般工作,在工作方式、性质上的差异性很大,严重损失的表现形式也就相应各异。因而所谓严重损失,从总体上看,其固然应为可借助一定计量手段衡定其损失大小额度的有形损失;但实践中也不排除难以量定的无形损失,例如对新闻单位、教学单位的冲击,导致其工作、教学不能进行或中止者,其损失几何,就很难定量分析。因而,一般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来衡定人的行为所导致的损失大小。据此,严重损失,主要是指公私财物或者经济建设、教学科研等受到严重的损失和破坏等。
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都无法进行和造成严重损失三者都是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
聚众扰乱秩序罪如何判,怎么认定聚众扰乱秩序罪
292人看过
-
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犯罪量刑指南
99人看过
-
什么叫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有哪些
365人看过
-
量刑标准:如何惩治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82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会按照什么标准量刑
61人看过
-
立案标准剖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318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及如何量刑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4的立案标准如下: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至于扰乱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
-
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湖北在线咨询 2020-12-28从本质上讲,干扰法庭秩序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情况 以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干扰法庭秩序的行为,也是按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理的。但在本法中规定了扰乱法庭秩序罪这一新罪名的情况下,将扰乱法庭秩序从扰乱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加以专门的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按照特别条文优先于一般条文,则应按扰乱法庭秩序罪处 1、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扰乱社会秩序罪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认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5针对聚集众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刑法》规定了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是指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认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01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认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认定如下: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
-
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罪以什么标准量刑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21、本罪只追究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而不追究一般参与者。“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犯罪活动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积极参加的”,是指主动参加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犯罪活动的,在实施犯罪起了重要作用或者有其他犯罪行为的等。 2、对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的首要分子,在判处主刑的同时,一般也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