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骗取贷款罪既遂法院怎么量刑有没有法律依据
骗取贷款罪既遂法院量刑的标准是: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
骗取贷款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申请贷款过程中,提供了假证明、假材料,或者不如实填写贷款资金真实用途,以骗得贷款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三、骗取贷款罪的追诉时效
骗取贷款罪的追诉时效是5年或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八节 时效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n(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n(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n(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n(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诈骗罪既遂与未遂如何判断,有没有法律依据
337人看过
-
贷款诈骗罪量刑标准有哪些法律依据
101人看过
-
骗取贷款罪的法律依据
466人看过
-
生产并销售劣药罪既遂如何量刑,有没有法律依据
393人看过
-
抢夺国家机关证件罪既遂润量刑,有没有法律依据
346人看过
-
持有假币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有没有法律依据
73人看过
-
非法传销罪既遂量刑的法律依据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4非法传销,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非法传销罪既遂量刑的法律依据如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
-
协助组织卖淫罪既遂量刑规定,有没有法律依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07行为人构成协助组织卖淫罪既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罪,是指在组织他人卖淫的共同犯罪中起帮助作用的行为。如充当保缥、打手、管帐人等。
-
骗取贷款的法律依据及如何定罪量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3-12-09自然人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由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
诈骗罪既遂法院依法判刑有哪些法律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30《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骗取贷款罪新刑法关于贷款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6《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三款【骗取贷款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