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上午,最高法发布67起发生在校园内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大多是男性。
在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之际,最高法9月18日召开发生在校园内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通气会。
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最高法向全国各级法院征集典型案例,今日发布第一批共计67件案件,包括北京市、河北省、福建省和四川省,这些校园刑事案件的发生时间段为2007年到2014年。
孙军工说,从报送的情况来看,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强奸和强制猥亵妇女。在这67起典型案例中,有38起涉及故意伤害,而抢劫、抢夺财物犯罪主要是表现为校园抢劫。
从犯罪分子的年跨度龄来看,这67起案件中,被告人的平均年龄为15岁至17岁,被害人平均年龄为14岁到16岁。从涉案者性别来看,被告人、被害人大多是男性。
孙军工特别提到,随着接触网络的趋势上升,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网络色情和暴力的不良影响,这次入选典型案例的67起案件中,有两起系网络引发的犯罪,虽然看似占比不大,但这个趋势是在加剧的,后续这类案件也将会被作为重点通报。
归结校园内刑事犯罪的原因,孙军工分析,一是青少年性格冲动、易怒、不成熟,自我控制差、心理不稳定,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二是学校不善管理,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处理不及时,对学生的成长疏于关注,缺乏情绪的管理和引导,导致积小恶;三是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校园、社会的法治教育缺失。
孙军工说,此番特别选择9月份开学季通报这些案例,目的是希望社会给予这类人群更多关爱,家庭、校园、社会都应投入更多的力量,为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
最高院公布的三种典型校园刑事犯罪情形
460人看过
-
最高检:校园犯罪率偏高严查各类校园犯罪案件
373人看过
-
最高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亮点今天,最高法发布新刑
149人看过
-
最高法等四部门发文:严惩“校园性侵”
430人看过
-
校园打架事件引发血案
419人看过
-
校园暴力最高判多少年,校园暴力刑法处理条例是什么
209人看过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
有关校园贷发布的法律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2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有关校园贷发布的法律你就知道,高利贷是不但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还要严厉打击,可知是违法的。最后,刑法中没有关于高利贷的罪名,只是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
-
校园刑事案件频发应怎样避免危害发生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8园内高空坠物包括:从楼层高处扔出来的各种生活垃圾,废弃物;无意掉落的各种阳台上种植盆栽;楼面外墙瓷砖;楼房悬挂的各类广告牌:在广大师生和校务人员中加强高空坠物安全宣导,标语;施工现场的各类器材;其他外墙悬挂物等。真实案例:20岁的广东大一新生小荣(化名)考入了济南大学,本想在这里开启一段美好生活。可就在9月4日,小荣在报道当天遭遇飞来横祸:在经过学校大礼堂时被高空坠落的一块铁盒状铁板砸中。学校的预
-
最高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共多少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08目前,最高法院共发布了13批64个指导性案例。201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第一批4个(1—4号);2012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第二批4个(5—8号);2012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第三批4(9—12号)个;2013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第四批4(13—16号)个;2013年1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第五批6(1
-
高校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81、思想麻痹和安全意识淡薄。许多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和家庭,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头脑里交通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同时有的同学在思想上还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认为校园内是我们的地盘儿,谁都应该谦让我们学生,有一种在校园里骑车和行走绝对比校外安全的错误认识。2、校园内缺乏交通安全警示或限速标志。校园内道路一般没有车辆、行人分道线,交通秩序属于无序状态。有的初学机动车驾驶员偷偷地把大学校园当成训练场,在校园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