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具有一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完全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则需承担刑事责任。有限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则是指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部分,其行为虽受限制,但仍有责任能力。与完全没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相比,这些人并未完全丧失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限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与完全没有刑事责任感的精神病人相比,这些人并没有完全丧失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限 定 刑 事 责 任 能 力 的 精 神 病 人 处 罚 建 议
标题: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处罚建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有时会受到限制,如何对精神病人进行合理的处罚,是司法实践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1.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限定标准:
(1)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严重的精神障碍,影响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3)间歇性精神病,在精神正常时犯罪。
2. 精神病人刑罚裁量:
(1)当精神病人的行为危害性较小时,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2)当精神病人的行为危害性较大时,可以从重处罚;
(3)当精神病人的行为危害性极小时,可以酌情免除处罚。
3. 精神病人刑罚执行方式:
(1)精神病人可以采用社区矫正、家庭托管、医疗照顾等方式进行监管和教育;
(2)精神病人可以采用劳动改造、艺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和康复。
总之,对精神病人的刑罚处罚应当充分考虑其精神状况、行为危害性以及教育挽救的可能性。在司法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刑罚裁量,旨在促进精神病人的康复和重返社会。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需要受到重视。对于具有一定限度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也不能忽视其行为危害性。在精神病人刑罚裁量上,应根据其行为危害性的大小和程度灵活运用刑罚,促进其康复和重返社会。同时,也应采取社区矫正、家庭托管、医疗照顾等方式进行监管和教育,采用劳动改造、艺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和康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精神病监狱的规定是什么?
157人看过
-
残疾人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确定,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吗
84人看过
-
精神病人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认定
435人看过
-
精神病人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判定责任能力?
24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评估?
115人看过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一定不会坐牢吗?
469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判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7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的确定,《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
精神病人犯了事,怎么进行精神障碍和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6精神障碍的鉴定有多种标准。按照《刑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显然,我国采用的是生物学—心理学的混合认定标准,这也是通常各国所采取的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怎样的,责任如何承担?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5我国刑事责任能力主要分为三级:(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3)无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又对这三级刑事责任能力规定了不同的责任承担。其中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轻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轻度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神经官能症及病态人格的精神障碍者。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
-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是什么,精神司法鉴定如何进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61、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2、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3、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4、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5、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
-
刑事责任能力应如何认定,精神病人能负刑事责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7一、刑事责任能力应如何认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能够辨认或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也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此有以下规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