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发生工伤事故的,需区分是否存在派遣或指派关系,以确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和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主体,而非用工单位。《工伤保险条例》同时规定,工伤事故发生后,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工伤保险基金或者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发生工伤事故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发生工伤事故的处理流程是:事故发生后送往医院治疗,优先考虑社会保险定点医院,伤情危急的优先送往就近医院抢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向社保部门提出书面工伤认定申请,治疗完毕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判定伤残等级,申领工伤待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职工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工伤事故发生时,职工为之工作的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三)单位指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职工因工伤亡的,指派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四)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职工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用工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五)个人挂靠其他单位对外经营,其聘用的人员因工伤亡的,被挂靠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
女方遭受家暴受伤如何进行处理及维护权益
397人看过
-
工伤遭解雇怎样进行维权
219人看过
-
农民工遭受伤害如何进行报案?
336人看过
-
工地上遭受骨折如何维权
203人看过
-
2021年,农民工在农村遭受工伤如何维权?
393人看过
-
临时工在工地遭受意外伤害如何维权?
326人看过
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担的保险给付责任。 保险责任既是保险人承担保障的保障责任,也是负责赔偿和给付保险金的依据和范围;同时也是被保险人要求保障的责任和获得赔偿或给付的依据和范围。不同的险种有不同的保险责任,保险... 更多>
-
在学校遭受同学暴力行为如何进行维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10当学生在校园内受到同学的人身伤害时,其能够获得的赔偿金额需遵守以下规定:首先,医疗费用方面,需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正式医疗费用收据,以及病历记录、诊断证明等证据来确定;其次,关于护理费用,需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及相应护理人数、护理时间来核定;此外,受害方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而产生的交通费用也应计算在内;最后,住院伙食补助费可参考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进行确定。《中
-
代购遭遇假货如何进行维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26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代购购买到假货后,消费者是可以告代购者的,可以要求代购者退货、退款和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
-
遭受工伤的维权步骤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1职工受到工伤后,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为自己维权: 1、先申请工伤认定 企业作为申请人,在职工发生事故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职工作为申请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提醒注意:要是企业没在规定的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千万记得要在1年内去申请工伤。 2、等工伤认定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
遭遇骗婚该如何进行维权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81、刑事救济途径 如果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材料后发现有犯罪事实,且诈骗金额在3000元以上就应当立案侦查,但因犯罪嫌疑人已经逃匿,公安机关无法在短时间内将之追捕归案,造成刑事案件无法处理,其骗婚行为也无法从事实和法律层面进行认定,进而受害人的婚姻关系也无法定性,势必造成该骗婚婚姻关系长期处于待定性状态,期间受害人将无法重新缔结新的婚姻关系。基于此利害关系,受害人选择刑事法律就行救济将无法挽
-
劳动者遭遇工伤如何维权, 遭遇工伤如何维权, 经济补偿金如何确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劳动者遭遇工伤如何维权《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实际生活中,经常有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人身损害事件的发生。而事情发生后,用人单位和雇佣老板往往逃避自己的法律责任。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劳动者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