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村里有权征地吗?
法律规定村里无权征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村委会不具有征地的权利。村委会只能作为征地的主体,征地还是要由当地的政府审批部门实施。建设用地如果涉及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该要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审批手续。
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的公路、管道、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都要由国务院批准。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二、地方政府有权利强行征用农民基本耕地吗
地方政府征收耕地需要合法手续,否则不得强行征地。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一)基本农田;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若是征收土地应当严格的按照法律的程序来完成,而且根据我们国家《土地征收管理法》当中的规定,征收土地的主体是当地的人民政府,村委会是不具有这样的一种权利的。村委会是可以协助办理征收等相关的事项,比如说有征收安置补偿问题。
-
村里征地户主有权拒征吗
369人看过
-
村里岂能随意剥夺村民的征地补偿安置资格?法律有规定
296人看过
-
我家的自留地村里有权征收吗?
424人看过
-
村里截留的征地款违法吗
121人看过
-
法律规定征地补偿协议有效吗
53人看过
-
村里征地需要给村里人买保险吗
428人看过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建筑物一般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如水塔、烟囱、栈桥、堤坝、挡土墙、蓄水池和囤仓等... 更多>
-
村民小组有权开荒吗,村里有权利把土地卖给个人,要有哪些法律规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13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荒山、荒地、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个人长期使用。虽然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首先还是要了解当地对你所承包荒山的规划,如果土地政策允许开荒,是要经过土地局批
-
村里的土地能够互换吗,法律有哪些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19村里的土地可以互换,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报发包方备案。互换土地应呈报发包方备案不是互换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呈报发包方备案。
-
村里发生土地疫情存在法律规定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01只有得到政府部门批准的,才可以,否则的话,是违法的。《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
法律上规定的在农村征地有补偿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10在农村征收土地是需要支付补偿的,要给房屋补偿费,装修及拆房的安置费,土地上种植青苗的补偿费,若是存在征地补偿纠纷,可以选择协商和解,也可以请第三方机构介入调解,还可以去法院起诉。
-
村里要求收回土地承包权对,法律上有哪些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11-11村里要求收回土地承包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届满的、承包地被征收的、承包地使用价值丧失的、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承包经营合同且承包经营权的提前终止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可以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