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新颖性的要求是相同的,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的发明和实用新型才有可能获得专利权。1、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3、实用性:是指该实用新型能够制诰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指的是什么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也即三种专利类型。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二十年。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十年。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十五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
我国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的期限为多少年?
331人看过
-
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差异及对申请人的影响
318人看过
-
发明专利改为实用新型
292人看过
-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哪个含金量高些
81人看过
-
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
84人看过
-
发明和实用新型如何获得专利
339人看过
专利,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专利在现代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 更多>
-
专利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的差异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09在知识产权保护工具中,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在以下显著差异:首先,发明专利的保护对象更为广泛,可以涵盖材料、应用领域、制造工艺以及结构等多元化技术方案,而实用新型专利仅限于以形状和结构特征为主导的技术解决方案;其次,两种专利体系设定的保护期限存在差异,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长达20年,而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则仅为短短的十年;最后,在审查流程方面,申请发明专利的审查过程相对较为繁琐和复杂,而申请实用新
-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专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需要多长时间澳门在线咨询 2022-01-27一、发明专利的授权发明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将作出授权决定,发给专利证书,并予以登记和公告。发明专利自申请至授权约需3~5年左右时间。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将作出授权决定,发给专利证书,并予以登记和公告。实用新型专利自申请至授权约需6~10个月左右时间。三、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
-
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28问:我完成了一项发明想获得较长的保护期,是否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同时申请? 答:相同的发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同时申请,但必须是同一个人,并且必须在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之前,或者同时提出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的申请。要注意,提出发明专利的申请必须在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之前,发明专利审查时必须放弃实用新型专利,否则发明专利就不能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同时申请有二个好处: 一是在发明专利没有授权时
-
哪些情形下实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或者个人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1)专利权人自专利权被授予之日起满三年,且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满四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其专利的;(2)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行为,为消除或者减少该行为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的。
-
发明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保护专利权人的权利义务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4可减缓费用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年费、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复审费非减缓条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申请专利的,不予减缓专利费用。未使用专利局制定的费用减缓请求书的;全体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未在费用减缓请求书中签字或者盖章的;提出费用减缓请求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提供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证明的;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个人年收入超过二万五千元人民币的;费用减缓请求书中未注明全体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