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布网络谣言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类型
散布网络谣言可能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并且是属于侵犯了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应当追究相关的民事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散布网络谣言的刑事立案标准是什么
散播谣言有以下情况的,会立案追诉: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散布网络谣言网站有责任吗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谣言,网络平台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担责。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n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n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散布谣言会被告吗,散布谣言的行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334人看过
-
网络散布谣言被判刑多久
433人看过
-
散布谣言行为如何认定
60人看过
-
网络散布谣言诽谤如何应对?
329人看过
-
网络散布谣言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50人看过
-
为提升网络人气一男子散布谣言被拘
451人看过
-
哪些行为是属于刑法上的" 散布谣言" ,为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6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散布谣言是哪些违法行为山西在线咨询 2024-09-15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
-
法律关于转发谣言属于啥类型行为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7根据相关法律,网友转发谣言超过500次或被别人浏览超过5000次,就有可能要承担相关刑事责任。“转发也可能触犯法律,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被判刑,网友在看到类似的消息后,转发前要三思而后行。”
-
散布谣言属于什么行为,法律上有哪些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02散布谣言一般属于违法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属于犯法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什么是散布谣言罪?散布谣言罪判几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031、散布谣言在刑法上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