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自首有什么后果?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9 09:10:39 373 人看过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因此,杀人自首的,应当在故意杀人罪的基本量刑幅度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故意杀人自首判刑是怎样的

当事人涉嫌故意杀人的,一经定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存在投案自首情节的,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即使有自首情节也要看具体案情,行为的恶劣程度:影响恶劣,手段残忍,或是有其他后果的,也可能判死刑。

犯罪后自首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5日 19: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累犯自首有什么后果
    累犯自首有什么后果无论是累犯还是初犯,自首可以按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减轻处罚。对于累犯,应当综合考虑前后罪的性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至再犯罪时间的长短以及前后罪罪行轻重等情况,增加基准刑的10%一40%,一般不少于3个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不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一、故意杀二人后自首能否减刑故意杀二人后自首不一定能减刑。自首只是减刑的一个考虑因素。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监狱报减刑,罪犯不符合减刑条件的,会不批准。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
    2023-02-19
    391人看过
  • 网逃自首有什么后果
    网逃后自首的,对行为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量刑时,可以对行为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一、对于自首情节应该如何认定对于自首情节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二、什么是自首量刑情节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自首的量刑规定如下:1、犯罪
    2023-06-23
    210人看过
  • 自首有什么法律后果
    自首的法律后果,具体如下:1、犯罪后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自首的适用条件是:1、自首的时间。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的,说明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时也要考虑;3、交待罪行的情况;4、犯罪分子有无主动表现。特别自首和一般自首有什么区别特别自首和一般自首的区别如下:1、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适用对象不同,一般自首适用于一般犯罪人,而特别自首只适用于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特别自首与一般自首适用条件不同,一般自首适用于对于一切犯罪;而特殊自首
    2023-07-27
    486人看过
  • 自首有什么法律后果
    自首的法律后果,具体如下:1、犯罪后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自首的适用条件是:1、自首的时间。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的,说明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时也要考虑;3、交待罪行的情况;4、犯罪分子有无主动表现。一、应当考虑自首的情况1、自首的时间。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2、自首的原因及动机。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三大要素,悔罪态度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的,也说明了其
    2023-03-09
    97人看过
  • 杀人后自首会怎么处罚有什么规定
    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2023-02-28
    481人看过
  • 杀人20年后去自首判什么刑
    具体怎么判需要根据案情来看。杀人案件,追诉时效是20年。如果一开始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20年后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情节特别重,有必要追究的,可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后追诉。杀人逃逸的如果已经立案判刑了,那么是永久追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3-06-18
    4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后自首和不自首有什么区别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08
      自首证明有悔过表现,在量刑时可以适当考虑。
    • 故意杀人罪自首后果怎么判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10
      故意杀人罪自首的按照法定量刑标准从轻减轻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故意杀人后自首和不自首有什么区别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8
      自首证明有悔过表现,在量刑时可以适当考虑。
    • 冲动后杀人自首判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1-07
      1、冲动杀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 撞死人自首有什么后果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6
      自首是一种量刑情节,是一种认罪态度的体现,事故发生后有自首情节,没有逃逸行为的有可能会征得对方的谅解,减轻民事上的赔偿责任,在刑事中也可以作为减轻量刑的参考,从而增加被判缓刑的可能性,但具体能否减轻责任,还是需要结合事故的综合情况而定。法院最终如何判,和提交的证据以及律师的水平相关,并且很多案件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