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地工程款拖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工程款拖欠的解决方法有向信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建设主管部门投诉;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向拖欠人的住所地或施工合同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等。
二、工程款欠条该怎么写
工程款欠条应具备以下内容:
1.标题:工程款欠条;
2.主体:欠款人和施工方,如果欠款人是个人,要求写全名。这个名字应该是身份证上的名字,并加盖手印。如果是法人,应写下法人的全名并加盖印章。施工方是欠款人欠工程款的对象;
3.工程项目情况,如工程项目名称、地址、已完成工程量等;
4.欠款情况,说明欠款人欠工程款的具体金额、货币和大小写;
5.还款时间,说明欠款人承诺某年某月某日还款;
6.违约责任,说明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特别注意的是,在约定还款时间时,应明确约定是否需要计算利息,违约后应承担什么责任,避免使用逾期未结算,后果自负等词汇。
三、拖欠工程款诉讼时效
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纠纷,依据相关规定,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3年。因此,当事人被拖欠工程款后,要在3年的期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近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变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把计算,法律只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息,自权利要到损害之日把招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工程款拖欠多久会违法?拖欠工程款问题如何解决?
495人看过
-
工程款拖欠问题在我国县里如何解决
238人看过
-
工人讨债难:如何解决工地欠款问题?
483人看过
-
我国县级单位如何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
148人看过
-
工程欠款之结算与决算欠款问题如何解决
374人看过
-
单位诈骗员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63人看过
-
对于怎么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 对于怎么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怎么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30对于怎么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 (1)资金审查 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投资能力的审查,严格执行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资金不落实不审批,对抽逃资金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审批后增加概算扩大工程规模的责令补充资金或停止扩大规模。因主管部门审查不详,导致不良后果的,也要追究主管部门和主办人员的行政责任。 (2)项目审批 据报道,1998年在国
-
如何处理工程款拖欠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3-05-07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打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要注意打电话的时候记得录音,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还可以通过挂号信的方法给施工方公司发催收函并留底,用来阻断诉讼时效。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可以经常去对方公司上门催收,老板可能会因为不堪打扰,然后就会把工程款还上。 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如果考虑到自己不懂如何催收工程款或者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4、向法
-
工程欠款有哪些对策,如何解决工程欠款问题,如何处理工程欠款纠纷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一、解决工程欠款有哪些对策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建设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尤其是投资能力的审查,严格执行先落实资金,后上项目的原则,严格审查上报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资金不落实不审批,对抽逃资金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审批后增加概算扩大工程规模的责令补充资金或停止扩大规模。因主管部门审查不详,导致不良后果的,也要追究主管部门和主办人员的行政责任。二、工程款纠纷问题的司法应对自2004年开始三年内解决全国范
-
如何解决企业职工疫病拖欠工资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221、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劳动仲裁法》第十六条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如何解决员工工资拖欠问题,怎么规定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31通常,单位欠工资,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单位一时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经营不善导致不能按时发工资,这种情况要体谅单位。如果是主观原因欠工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