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位拒绝受理劳动仲裁投诉的内容原告:XXXXXXXX有限公司(仲裁被申请人),住所:XXX区和平西路XXX号,石家庄XXX
法定代表人:XXX
被告:XXX(仲裁申请人),男,汉族,1952年XX月XX日出生,地址:XX市XX区庞各庄镇枣花西巷x号
因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劳动争议案,原告拒绝接受XX市XX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第xxxx号仲裁裁决(以下简称裁决)(以下简称裁决),特此向贵院提起民事诉讼
索赔
1.被告与原告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原告不承担被告的加班工资。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裁决中确定的事实不一致,引自裁决书第4页:“委员会认为,尽管XXX(仲裁申请人)自1997年6月11日以来一直在XX区庞格庄镇农业基地工作,其与XX公司(仲裁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主张缺乏事实依据,表明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在经营农业基地时与被告没有劳动关系,原告与XX公司签订委托经营合同接管农业基地后,在没有其他补充证据的情况下,裁定被告与原告存在劳动关系,与事实和证据相同,但裁定作出相反的事实认定,这显然是事实与逻辑的矛盾
2.原告与被告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原告不承担被告休息日加班工资
1.被告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与原告存在劳动关系,也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在休息日加班。裁决裁定,原告仅应在原告未提供工资和出勤记录的基础上承担责任,这显然是对原告的极大不公
2.原告与XX公司签订的委托经营合同第4条明确规定,原告为XX公司员工提供工资和福利支持。但判决认定被告与**公司不存在劳动关系,被告不是XX公司的员工。原告接管农业基地后,被告与原告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因此,原告不应承担被告加班工资的责任
3.被告与原告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因此裁决中的法律适用是错误的,裁决不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本裁决不应裁决原告承担被告的加班工资,为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上诉。请依法真诚地支持原告的主张
请原告:
-
如何准备单位欠薪劳动仲裁投诉材料?
365人看过
-
单位为什么怕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对单位有什么影响
220人看过
-
劳动仲裁:单位的痛点
305人看过
-
劳动仲裁引发单位法律诉讼
59人看过
-
劳动仲裁能否追诉上级单位?
119人看过
-
小单位害怕劳动仲裁吗?小单位被劳动仲裁有什么影响
471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仲裁被告不在本单位浙江在线咨询 2022-01-21有权利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一旦仲裁就要做好不在本单位就职的打算因为单位一般不会容忍一个跟他打官司的员工继续就职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单位不服劳动仲裁裁决, 有权对单位进行劳动仲裁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5根据《劳动法》第82条的规定,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像当事人这样的情况,单位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根据《劳动法》第83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
-
单位对劳动仲裁怎么反仲裁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3可以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对基层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以向中级法院上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单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
-
单位未签合同劳动仲裁投诉请求怎么写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30申请仲裁时,单位未签合同劳动仲裁投诉请求要写明下列的具体内容:1、您与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您的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号码、住所地,公司的名称、住所地和组织机构代码等等。2、您申请仲裁的具体请求,包括公司支付您足额工资。3、您申请仲裁的事实与理由,包括公司没有支付您工资、公司没有与您签订劳动共同等等。最后签上您的姓名,写上具体日期。
-
劳动仲裁单位不承认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3劳动者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与该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那么单位承认与否并不重要,而且单位不能提供由单位掌握的证据的,由单位承担不利后果,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