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提供职工名册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8:12:26 332 人看过

张强(曾用名张三宝)于2009年被郯城某机械制造公司招为挤压工。2010年1月6日,张强在工作时被液压机失控飞出的铁块击伤面部,被送往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公司仅为张强垫付了医疗费,为此,张强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由公司支付工伤保险待遇6.5万元。

庭审中,公司辩称:公司没有张强此人。公司有一名职工叫张三宝,公司只认可与张三宝存在劳动关系。但公司未在规定时限内向仲裁庭提供职工名册以及能证明张三宝个人信息的任何证据。

仲裁委认为,《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8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庭审中,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提供职工名册,以证明张三宝的真实个人信息,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张强提供了其与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电话录音以证实与公司的劳动关系,据此可以认定张强与张三宝系同一人,张强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对张强要求公司支付工伤待遇的仲裁请求,待其向仲裁庭提供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书及临沂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后再予以处理。(邱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1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工伤认定单位不举证承担后果是什么?
    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要对自己提出的请求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否则该当事人将承担败诉的后果,举证责任分配就是法律对各种案件中由何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进行强制性规定。通常情况下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即我们所称的“举证责任”正置,也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了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提供的证据材料,首先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在事故中受到了伤害,再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工伤事故是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最后应当提供劳动者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凡未能提供证据或者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在工伤保险行政部门调查取证无果的情况下,就要由申请人承担不利后果。据此,提出工伤申请有两种途径,一般由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承认是工伤,不配合劳动者提出
    2023-06-29
    170人看过
  • 出工伤事故单位法人不提供单位名称怎么起诉
    一、出工伤事故单位法人不提供单位名称怎么起诉在处理与工伤相关的纠纷时,如果您并不了解所涉及工厂的准确名称,那么劳动者可以前往当地工商管理机构查询该用人单位的法定注册名称及其营业执照信息;或者,亦可从可能的途径如员工名片、企业宣传册、产品包装盒、快递单或物流单据等地方确认出用人单位的具体称谓。若发现用人单位并未进行过相应的营业执照申请手续,则受伤工人需向相关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伤残程度鉴定询问,待获得明确的伤残级别后,再向劳动仲裁部门提交仲裁申请。若对此仲裁结果仍感不满,则可进一步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
    2024-04-20
    455人看过
  • 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未批准辞职,该单位将承担什么后果
    顾某,男,51岁,北京某仪表代表工艺研究所×系高级工程师。单位不同意他辞职,因为他于1998年6月18日向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争议焦点申请人顾某表示,他正式向单位提交了辞职申请,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未批准其辞职,违反了相关辞职政策。单位辩称因工作需要未批准其辞职三、事实认定经调查,申请人顾某于1998年2月16日正式向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单位未给予明确答复。顾某提交仲裁后,该单位要求顾某在批准其辞职前归还其房屋四、处理结果仲裁委员会认为该单位应批准顾某的辞职申请。在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就房屋纠纷达成协议。简短评论辞职是双方的权利。根据人事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单位或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辞职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辞职手续,但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情形除外。在这种情况下,顾不属于第六条和第七条。单位应在3个月内批准其辞职。单
    2023-05-07
    78人看过
  • 职工未办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承担损失
    10月9日,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对一起劳动争议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某厂的诉讼请求,原告应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向被告罗某支付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工资、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共计人民币5.6万元。被告罗某从2009年3月起开始在原告某厂从事木材切头工作。2009年5月3日下午,罗某在该厂进行木材切头时,被飞溅的木屑射伤眼睛,造成右眼球穿通伤、角膜裂伤和外伤性白内障。经治疗,共花费医疗费用6000余元。2009年7月15日,双方经协商达成和解补偿协议,约定于2009年7月30日前原告一次性支付被告经济补偿和医疗费用2.6万元(含原告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4700元),但该协议并未实际履行。2009年9月2日,劳动部门认定被告罗某属工伤。2009年10月16日,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被告罗某为七级伤残。被告遭受工伤事故前,原告未为职工办理工
    2023-06-10
    211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不应该给职工提供年假
    是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提供年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员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公司应保证员工享受年假。员工在年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当然也有例外: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假。(一)员工全年事假累计20天以上,单位不扣工资和事假累计2个月以上,单位扣工资的;(二)累计旷工30天以上的:(三)累计工作满一年不满10年的员工,全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六)恢复军人。如果新招聘的工人和自谋职业回到原单位工作,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不享受年假。用人单位如何向职工缴纳社保?(1)企业为员工办理社保所需材料具体包含: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公司开
    2023-08-08
    296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提供由其掌握管理的关键证据应该承担什么后果?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但是由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举证不能,打个比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平时有打卡上班进行考勤,而劳动者是无法拿到考勤数据的,这个只能单位来提供,但是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不会乖乖配合提供考勤数据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用人单位不提供由其掌握管理的关键证据应该承担什么后果?目前,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用人单位往往拒不提供由其管理的对劳动者有利的关键证据,导致劳动者举证不能,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种情况,《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证据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
    2023-06-09
    206人看过
  • 单位未在规定期间内批准其辞职会承担什么后果
    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财产损失计算方式】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第一千一百八十七条【赔偿费用支付方式】损害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赔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协商不一致的,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是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提供相应的担保。
    2023-06-13
    163人看过
  • 离职后到新单位原来单位需要提供什么
    需要给新单位提供原单位开具的解除合同证明及身份证。其他由用人单位办理,比如原单位的社保减员等社保转移手续。一、工作到其他单位后再自己辞职保险如何办理从一个单位辞职到另一个单位的话,已经离职的原公司就不会继续交社保了,原单位会去社保局办理减员手续,这样社保就自动封停。但是辞职后的社保是可以办理转移、转出的。如果辞职后马上找到新的单位工作的话,可以办理转移手续,由新单位续保,这样的话,续保费用也是由新单位承担。二、新单位上班之后,社保怎么转到新公司换工作后社保转移到新单位的程序是由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归还本人的资料证明,到新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办理。一、本省市内换工作,职工在本市统筹范围内流动时只转移五险一金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不转基金。二、跨省市换工作,对于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其五险一金关系应随同转移到新参保地,必须获取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三、养老保险转移到新单位需要
    2023-02-21
    411人看过
  • 单位不和员工签合同需要承担哪些后果
    单位不和员工签合同需要承担的后果是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将依法支付双倍的工资,甚至于直接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一、公司要求签劳动合同可以不签吗公司要求签劳动合同需要签。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没签劳动合同,将面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该如何处理事实劳动关系来避免风险呢事实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订立书面合同,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
    2023-03-08
    419人看过
  • 单位漏交个税后果谁承担
    一、单位漏交个税后果谁承担1、用人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漏报个人所得税的,一般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2、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补缴个人所得税,并且给予处罚。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九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九条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二、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包括哪些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
    2023-05-18
    134人看过
  • 为他人提供担保需要承担哪些后果?
    为他人作担保需要承担下列后果:如果担保人提供的是一般担保责任,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则由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担保人提供的是连带责任保证,则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担责,也可以请求担保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一、担保时效是多长时间担保时效一般是3年。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担保人和债务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限的,债权人有让担保人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从开始签订合同那天起开始计算。在约定的担保期间,债权人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担保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免除保证责任。一、成为担保人的条件:1、保证人应当具有代为清偿能力。法律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2、保证人应当是合法的合格的保证主体。包括法律允许的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二、担保人的责任包括:1、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
    2023-03-30
    346人看过
  • 单位提交的考勤不充分承担败诉苦果
    2010年4月15日,李某到寿光市一家钢铁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双方口头约定每月工资7000元,后张某与公司因订立劳动合同事宜发生纠纷而辞职,并诉至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依法裁决钢铁公司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14000元。仲裁审理中,双方就李某的工作时间产生了争议,李某认为自己是7月15日离职的,提交了一份4月~7月的工资表及考勤表,但公司认为李某工作了不到一个月,也提交了一份4月~7月的工资表及考勤表,上面没有李某5、6、7月的考勤记录和工资支付情况,李某对此不予认可。仲裁委审理后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据此,钢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当对李某的工作期限负有举证责任。首先,钢铁公
    2023-06-10
    332人看过
  • 如果单位未提供合理赔偿员工有何补救途径
    一、如果单位未提供合理赔偿员工有何补救途径如果公司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采取下列方式维权: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与公司协商;去申请调解;或者依法及时去提起劳动仲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二、单位补偿金发放方式
    2023-12-12
    122人看过
  • (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名册的意义)
    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建立职工名册应该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基本条件,只要是上了一定规模,运行规范的企业,出于企业管理的需要,都会建立职工名册。《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名册,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在劳动者维权时,起到证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作用。在实践中,一些劳动争议是关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对此,工人很难证明自己,但他们可以要求雇主提供员工名单和其他文件来证明。同样,使用者也可以用员工名单证明劳动关系是否存在。二是便于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监督检查。劳动行政部门应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掌握企业实际就业等情况。在《劳动合同法》审议过程中,建议规定雇佣申请制度。考虑到企业和劳动者的数量过于庞大,劳动者流动很普遍,劳动关系总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如果都要备案,难以做到,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本法不宜规定用工备案制度。为了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同时不增加用人单位的负担,解决
    2023-08-07
    226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单位不提供工资表什么后果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
      纸箱加工厂主张张某每月工资800元;张某坚持工资加奖金每月领取1200元。仲裁庭要求纸箱加工厂5日内提供单位的考勤表和工资表,但纸箱加工厂在指定的期限内没有提供。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仲裁委裁决:纸箱加工厂一次性给付张某医疗期内停工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共计59016元。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用人单位未提供工资清单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18
      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员工未提供病假条就辞职的,单位是否承担违法责任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22
      劳动者提供假病假条,假病假条无效,应按旷工处理,旷工达到用人单位依法指定的规章制度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天数的,可以按“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
    • 人单位不提供工资清单的后果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3
      不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清单,本质上是侵犯了劳动者的工资支付知情权,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报酬,也有权获知劳动报酬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保障其获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事项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工资清单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承担不利后果。
    • 建设单位未向施工单位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的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15
      如果违反此项规定,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五十七条规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项目停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