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离婚被告把原告拽回家怎么办
在起诉离婚过程中,被告把原告拽回家的,原告可以继续到法院起诉,主张离婚。如果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则被告的行为是违法的,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原告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起诉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起诉离婚的起诉状如何写
起诉离婚的起诉书应该包括: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被告如何监禁原告以起诉离婚
251人看过
-
诉讼离婚--起诉(原告)、应诉(被告)
192人看过
-
原告的起诉缘何被驳回
321人看过
-
诉讼费由原告垫付了,被告如何给回原告
410人看过
-
原告提起离婚诉讼,被告不上庭如何处理?
248人看过
-
被告如何回答离婚诉讼
414人看过
-
被告离婚原告把孩子藏起来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9昨天被告母亲威胁说我要了孩子和价值(3万)我们一起购买的房子他儿子在不出任何费用,否则她就和小孩隐姓埋名藏起来让我一辈子别看到小孩。我被迫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在到法院后办理协议离婚时其家人有反悔。并当着法官的面说孩子不判给他,他母亲就绑着炸药和孩子一起死。他家人一项不讲道理若是他家里人真这样做我就真的看不见孩子。我现在是否可以在没判之前让法院先与执行将小孩通过法院或公安机关将孩子先找回来?急急急
-
原告不想离婚起诉离婚被告如何说服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281、如果不想离婚,可以向法庭举证感情没有破裂的相关证据。 2、男、女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离婚,那么只能诉讼离婚,由想离婚的一方起诉至法院通过法律的强制力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 3、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
-
起诉离婚时,原告和被告如何提出离婚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26离婚案件中,双方一般都会聘请律师为自己争取离婚后的权益。原告在起诉过程中,需要准备相关的起诉材料和证明。律师也需要答辩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那么起诉离婚原告如何答辩呢?原告告诉被告诉说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复印件之日起十五日内(涉外案件当事人另有规定),可以提出答辩状,辩驳起诉状或者上诉状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被告或者被上诉人不提出答辩,不影响法院审理。被告对被告
-
原告被告不到场怎么办如果被告起诉离婚湖南在线咨询 2021-07-23如果被告不愿意离婚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未出庭,由于被告并没有出庭导致整个案件无法审查清楚,包括其中涉及到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利益纠纷,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够因被告不到庭作出缺席判决的,但是可以拘传。如果没有以上情况的话,或者被告申请了不出庭,法院准予了的话,就可以缺席审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缺席审判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
-
离婚起诉如何告知被告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3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