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寻衅滋事罪条件有几个
构成本罪所需满足的四个必要条件如下所述:
第一,本罪主要侵害了公共秩序这一社会法益;
其次,从客观层面来看,本罪主要表现为无缘无故引发争端、扰乱社会秩序、胡搅蛮缠、恶意伤害无辜之人等恶劣行为;
再次,本罪的实施主体通常为一般公众;
最后,本罪在主观意识上通常具有故意心态。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二、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主要条件是哪些
关于寻衅滋事罪的确认标准,其主要构成要素包含如下几点:
首先,该类犯罪的实施主体通常必须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普通公民;
其次,行为人在进行此类行为时,其内心必须持有明确的故意心态;
再次,犯罪客体方面,侵犯的主要对象便是社会公共秩序;
最后,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类犯罪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形式往往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者、肆意挑衅以及横行霸道等多种方式,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共秩序的稳定和和谐。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构成寻衅滋事罪条件有几个”,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几个月会判刑
390人看过
-
寻衅滋事几个轻微伤构成刑事
183人看过
-
网络寻衅滋事可以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228人看过
-
寻衅滋事几人构成团伙
153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要什么证据才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98人看过
-
什么是寻衅滋事罪,什么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
220人看过
-
寻衅滋事构成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情况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5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寻衅滋事?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那么,寻衅滋事的法律规定和构成是怎样的呢?请看下文
-
几个人寻衅滋事构成寻衅滋事罪,法律上的具体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05只要是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不论人数。寻衅滋事是指故意与其他人一起打架斗殴,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并且已经造成他人受伤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寻衅滋事情节严重的行为要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处罚。
-
寻衅滋事罪具有哪些刑事犯罪构成条件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12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等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 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
-
寻衅滋事罪根据什么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构成标准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6寻衅滋事罪的构罪标准: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迫或者任意损坏,占用公私财产,情节严重的;以及在公共场所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网络寻衅滋事可以构成寻衅滋事罪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20网络挑衅也会成为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说明》第五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骂人,威胁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二)项的规定,以挑衅罪处罚。编制虚假信息,或者知道是编制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上传播,组织,在信息网上传播,引起骚动,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根据《刑法》第293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以挑衅罪处罚。《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