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成重婚有两类人,第一类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第二类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的人,又与之登记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第二类人构成重婚要求是“明知他人已有配偶”,事先知道,或者事后知道而继续保持婚姻关系,则属于“明知”。反之,不知道、受欺骗,则不构成重婚。
2、认定重婚,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另一夫妻关系。
一、依据有关司法解释,重婚有两种情况
1、一是法律上重婚,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
2、是事实上重婚,即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视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1)、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的;
(2)、有配偶的人虽未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但以夫妻相称或者对外以夫妻自居的。以夫妻相称,除当事人间承认、日常生活间的称呼外,当事人同居生活,女方生病时男方以丈夫的名义签名、陪侍,女方生育孩子男方以父亲的名义在医院签字,当事人以父母的名义为子女庆祝满月等,也可以作为认定以夫妻相称的辅助证据。认定重婚,通常还需要取得周围群众、当事人亲朋戚友的证言,以证明周围群众认为当事人是夫妻。
4、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有重婚行为就必然构成重婚罪,法院将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是否恶劣,造成的后果是否严重,这些情形来综合认定,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才会构成重婚罪。
二、重婚罪的诉讼时效
刑法87条规定,最高刑五年以下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刑法258条: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是2年,所以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另须指出的是:在重婚罪追诉时效的确定上,应注意第八十九条的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婚外致人怀孕构成事实重婚吗
202人看过
-
民法典中是否存在事实婚姻,事实婚姻是否构成重婚罪
98人看过
-
老婆之外的情人怀孕,是否构成重婚?
208人看过
-
第一婚是事实婚姻能否构成重婚
326人看过
-
重婚罪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婚姻存续期间出轨怀孕是否构成重婚罪?
356人看过
-
重婚罪构成要件有哪些?婚姻存续期间出轨怀孕是否属于重婚罪?
377人看过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
怀孕期间同居会构成重婚罪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1-07-25一、同居并怀孕不一定构成重婚罪,构成重婚须具备两个要件: 1、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己存在有效的婚姻关系。这是构成重婚的前提条件。如果双方之间均没有婚姻关系的存在,是未婚、离婚或丧偶的人,不能构成重婚。 2、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这为法律上的重婚;二是虽未经结婚登记,但又与他人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这为事实上的重婚。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是事实上的重婚为重婚的主要表现
-
事实婚姻事实婚姻自动解除后结婚是否构成重婚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4自动解除事实婚姻后结婚不构成重婚罪。事实婚姻,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得到周围群众公认的婚姻。 刑法中的重婚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该罪除要求行为人有重婚的客观行为外,其在主观上还必须有重婚的故意,即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妻子或丈夫的故意。 自动解除了事实婚姻,当事人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婚姻在身,这个时候结婚,就已经是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了,不属于重婚罪。
-
婚外怀孕构成犯罪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9婚外怀孕涉嫌重婚犯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
-
隐瞒怀孕是否构成骗婚关系?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9隐瞒怀孕收了彩礼是不属于骗婚的。但如果女方只是想要通过隐瞒怀孕的事实来诈骗彩礼的,可能构成骗婚。骗婚是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或用欺骗手段缔结可撤销婚姻的行为。例如,隐瞒债务纠纷、性取向、身体缺陷或疾病等。
-
女方怀孕期间提出离婚构成重婚罪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3不构成。 婚姻的解除需要通过民政局过法院解决。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 离婚解决三个问题:是否离婚、孩子的抚养权、财产的分割问题。 如果双方对上述问题协商一致,可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 如果协商不一致,直接上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孩子的抚养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生子女抚养权若干意见的规定》二岁以内一般给母亲,2岁-10岁考虑到孩子的抚养情况和双方的经济条件,10岁以上考虑孩子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