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依据在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法律标准,只要符合法律标准,就应该认定为工伤,不符合法定标准,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一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引发工伤常见的问题
(一)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串岗”造成的伤害工伤认定问题
案例:2005年11月4日,谷某向市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005年9月5日下午上班后,其在服装部尾部钉纽扣,被打纽扣机压伤右食指。市劳动保障局认定谷某属于工伤。公司不服,以市劳动保障局为被告,谷某为第三人,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认为:谷某系其员工,任女装部尾部剪线头工。2005年9月5日下午工作时间,谷某未经任何人允许,在所有管理人员都不知情下,私自跑到其他部门操作打纽扣机,导致右食指被压伤。因此,谷某并不是在从事其自身工作过程中受伤,因此,其受伤与工作原因无关,依法不应认定为工伤。
法院认为,谷某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被告认定谷某属工伤,适用法规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
对员工私自串岗受伤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用人单位都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不应认定为工伤。其理由在于,员工已经违背公司的岗位安排,在其他非本身工作岗位上受伤,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工作原因”。但是,通过本案,我们认为,员工串岗工作虽然超出了公司给其安排的职责范围,但其仍是为单位在工作,工作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即串岗并不能否定员工工作的性质。因此,在此情形之下,仍应认定员工的受伤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属于工伤。
(二)公司组织的旅游造成的伤害工伤认定问题
这个问题,争论较大,吉林省曾有文件并不认可这种工伤。但也有很多地方认可。
在单位组织的旅游中受伤,单位组织旅游活动是单位对工作成绩优异者的奖励,是单位工作的一种激励机制,也是工作得以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将伤害性质认定为工伤是合法、合理的。从目的上讲,单位组织员工旅游是为了职工更好地工作,是职工工作的延续。
工作原因并非仅指自己的专职工作,工作时间并非仅指平常固定的上班时间,工作场所也并非仅是固定意义上的办公地点、上班地点。只要是用人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给职工安排或组织的与工作或职工利益有关的各项任务、活动,都可以视为工作。
(三)违章驾驶造成伤害工伤认定问题
你区《关于司机违章驾驶受到事故伤害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的请示》收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规定,我局认为:司机驾驶车辆执行本单位工作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本人伤亡的,虽属违章,但其职务为司机,与企业职工违章操作造成事故伤害类同,按照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应认定工伤。如果属于犯罪行为、自杀自伤行为或无证驾驶、饮酒驾车、驾驶证与驾驶车辆不符以及驾驶报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不应认定工伤二上下班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引发工伤
(一)被电动车撞伤工伤认定问题
当下,电动车数量大增,由此产生的交通伤害能否确定为工伤,大众的普遍看法是不是机动车。原来,实务操作,行政和法院,也不作为机动车来认定工伤。现在倾向于对出事的电动车进行鉴定,看质量和车速是否符合机动车辆。
案例:王-华是苏州某塑料厂工人。2006年12月17日凌晨2时40分许,王-华在下班途中骑电动自行车,被一辆无牌电瓶三轮车撞伤,当即昏迷不醒。事发后,厂方认为,王-华是被电瓶车撞伤,但电动自行车系非机动车,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
苏州市沧浪区法院认为,经苏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鉴定,该电瓶三轮车属机动车,所以王-华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二)提前下班回家途中被机动车伤害工伤认定问题
案例:刘-兰在大丰一家家纺公司做缝纫工。2005年12月的一天晚上,刘-兰在回家途中被一小货车撞死。
家纺公司认为,当天下午5点多,刘-兰没有请假就提前下班。从公司到她家的距离只要20分钟,但发生车祸时已是6点多,刘-兰很有可能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
大丰法院认为,家纺公司没有证据认定刘-兰提前下班去做私事,所以应当认定为工伤。
这是涉及“工作时间”认定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时间段属于上、下班;下班后延迟两小时再离开,是否属于下班;早退是否属于下班;工作时间到了,但他仍在通往单位的路上,是否属于上班途中;提前两个小时去单位,是否属于上班途中;等等。
关于上、下班的时段标准问题,法官、学者在讨论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无论提前上班,还是推迟下班,只要有证据证明是劳动者确实为了工作,其在前往或离开用人单位的途中所发生的机动车交通事故应该被认定为通勤事故,属于工伤。至于迟到、早退等行为,虽然违反劳动纪律,但这种违纪行为的过错,并不足以导致这名劳动者失去工伤保障的资格,因为这种过错和失去工伤保障的资格这一后果相比,严重不合比例。当下企业之所以对这一点反应强烈,往往是这些企业没有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主要赔付费用要企业来负担。
也有另一种声音,虽对提前上班、推迟下班可以被认定为上下班的时段没有意见,但是,对于迟到、早退,认为是一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应当受到制裁,因此,迟到、早退的途中不应被认定为上下班途中。本来将上下班途中认定为工伤已扩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再将早退定为工伤,缺乏法律上的理由和依据。
(三)上下班接送孩子发生车祸工伤认定问题法官、学者、劳动保障部门专家对这个问题形成了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所谓上下班途中,是以其住房为代表的生活区域为一个点,以工作区域为另一个点,两点之间的合理路径。只有在符合上述条件的路径中,才能被称为上下班途中。
更多专家则提出第二种意见,他们认为,“上下班途中”原则上是以其生活区域为一点,其工作区域为另一点的合理行进路径。但应考虑到,我国公民具有较强的家庭观念,买菜、接小孩在其家庭生活中是必需的事项,在上下班的途径设定上应当更为人性化,而且,“接送小孩、买菜”所导致的路径变化,并不必然增加事故风险的明显增加。所以,为生活所必需的接送小孩、买菜所经过的路径也应被认定为合理的路径。
三长期伏案工作引发的颈椎病工伤认定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下月1日起实施,患职业病一律算工伤。为此,不少脑力工作者致电本报询问: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高血压等脑力劳动者的高发病算不算工伤记者从职业病诊断机构获悉,这些病种目前尚未被纳入职业病范畴,因此也不能算工伤,不能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职业病防治法》为此留有法律调整的空间。
黄*林称,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把脑力劳动者也列入职业病高发人群,把电脑操作员的“腱鞘炎”列入法定职业病。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也有类似规定。我们因为受到经济承受能力约束,只能先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保障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体力劳动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律涵盖的人群和病种会有调整和增加。
四工作时间心脏病引发死亡的工伤认定问题
案例:高某在工作时间,心脏病突发,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后治疗无效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法律分析:首先根据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造成伤害的法律规定,其死亡系因高血压而非因工作,因此不能依据本条认定为工伤。
但是根据第十五条(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如果其死亡系在并发48小时内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如在48小时以外认定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四条
-
工伤认定到底如何认定
293人看过
-
认定工伤和视同工伤到底有什么区别
350人看过
-
工伤认定作用到底是哪些
334人看过
-
到底工伤认定需要多久?
108人看过
-
工伤认定难点到底在哪?
264人看过
-
在公司的宿舍摔伤到底算工伤还是认定工伤
272人看过
-
揭阳工伤到底要怎么认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02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
-
太原工伤到底如何认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03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
-
工伤认定期间工资到底怎么算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24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
职工工伤认定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31、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内,因工负伤的; 2、在单位的工作时间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3、或者在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等。 4、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
工伤认定时效到底该怎么办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9工伤后索赔有两种途径:工伤认定请求工伤赔偿和民事侵权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一旦认定工伤,即可根据国家法律获得较高的赔偿。所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1年内,要求工伤认定是索要赔偿最快也最有力的方式。工伤事故发生1年后,若工伤认定已过时效,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请求人身损害赔偿。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