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意欠薪罪在社会上的当前现状
前不久出现的讨薪女工被辱事件证明,企业无故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现象一直十分普遍,恶性欠薪现象仍然无法得到遏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某研究员表示,从总体制度环境看,讨薪难是因为我国工资支付的法律制度还不够明确,约束力不足,缺乏一个刚性的、明确的工资支付制度。中国《劳动法》有明确规定:"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但在实际操作中,违反此规定的企业老板,即使被查处也只需要支付工资和赔偿金,违法"成本"很低。
"欠薪现象之所以长久得不到根治,关键在于企业主欠薪的成本太低。"研究员认为,应加大对欠薪者的经济惩罚力度。他还表示,考虑到恶意欠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把恶意欠薪列为犯罪行为。
中华全国总工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少数用人单位的恶意欠薪行为,全总建议立法机关适时修订刑法,增加相关罪名,以惩处并有效遏制恶意欠薪、欠薪逃匿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恶意欠薪罪的具体分析
1、构成恶意欠薪罪的行为人应以非法占有劳动者劳动报酬为目的,如果仅仅是因为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资金暂时周转不灵而导致拖欠工资的行为,或者由于用人单位或雇主的经营策略失误到导致大量的亏损,客观上无力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因为主观上不具备“恶意”,故而不能认定为犯罪。
2、本罪的成立应当以“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而不支付”为前置条件。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逃避支付”和“拒不支付”两种行为,仅仅有这两种行为还不能构成本罪,在有这两种行为之后,经有关部门调查后,认定用人单位或雇主存在拖欠、克扣工资并责令其支付而拒不支付的,才能构成本罪。如果在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以后,用人单位和雇主按时足额地支付了劳动报酬也不能构成本罪。
3、本罪的最低起刑点为“财产罚”即单处罚金,“自由罚”的最低起刑点为拘役。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注意这里使用的是“并处罚金”,而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恶意欠薪的危害有哪些,恶意欠薪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415人看过
-
恶意欠薪的社会危害是什么
182人看过
-
遇到老板恶意欠薪如何维权
377人看过
-
恶意欠薪应当入刑之“恶意欠薪罪”
498人看过
-
恶意欠薪应该找哪个部门维权
353人看过
-
遇到老板恶意欠薪怎么维权,如何避免老板欠薪
158人看过
-
恶意欠薪的危害有哪些,恶意欠薪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21、严重侵害许多工人的合法权益工资是许多工人的生活来源,甚至工人的唯一生活来源,是他们自己及其家人生存的条件。恶意拖欠工资直接侵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侵犯他们的产权,阻断他们的基本生活来源,对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其危害不亚于盗窃、欺诈等刑法犯罪,具有广泛性和严重性。2、严重破坏诚信市场原则诚信是中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其宗旨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
-
恶意欠薪农民工如何维权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0用人单位恶意欠薪,农民工怎样讨薪?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或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更多内容下面 用人单位恶意欠薪,农民工怎样讨薪?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
-
恶意欠薪应该找哪个部门维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26恶意欠薪,找劳动行政部门解决。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在限期内支付工资给员工,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不支付的,则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
-
治安拘留恶意欠薪自己应该怎么维权?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1(1)劳动仲裁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该委员会一般确实是设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内的,但不存在仲裁无效的问题。如果双方对仲裁决定都没有起诉,可以将仲裁决定作为申请执行的依据。(2)申请仲裁后,并没有“劳动局工作人员见企业负责人”的程序,相反应当是用人单位派人参加仲裁开庭,提交证据。(3)从提问所述情况,可能并不是申请仲裁,而是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而监察大队约见不成后并未进一步采取措施。如果是这样,
-
恶意欠薪罪怎样算刑事立案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02恶意欠钱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由于欠薪定罪同时要求“有关行政部门处理后仍不支付”的前提条件,因此劳动者应该先行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调查欠薪事实后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如逾期仍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可将材料移转给公安部门和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