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释金在我国又被称为保证金,一般来说公安机关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申报而要求其以金钱作为担保,保释金的使用是一项刑事强制措施,其执行是必须要遵循相关规定的。只要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配合相关机关的工作正常到案的话则会返还保释金,当事人凭借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到银行即可领取退还的保释金。
保释金怎么退
被告人或者他们的亲属凭“解除保释通知书”直接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释金,不必在找公安机关。
凭“有关法律文书”也可以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释金。“有关法律文书”是指能够证明案件已经结束的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
保释金的相关规定
1.决定没收保证金的,应当经过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决定没收保证金数额的审批权限,与决定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数额的审批权限相同。
2.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在七日以内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并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
3.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七日以内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向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单位宣读,并要求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单位的负责人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者盖章。其家属、法定代理人或者单位负责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注明。
4.公安机关决定没收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当及时通知指定银行将没收的保证金,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上交国库。
5.犯罪嫌疑人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6.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的三十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上级公安机关复议后,决定撤销或者变更没收保证金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7.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交纳保证金的,依照本规定关于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的程序办理。
以上便是保释金的退还,当然,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建议是找专业律师进行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
解释权证的定义和概念
446人看过
-
吊销和撤销的概念解释
227人看过
-
拘役和管制的概念解释
161人看过
-
公平概念的解释
412人看过
-
宪法解释的概念
499人看过
-
重婚罪的概念解释
236人看过
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公安机关没有足够证据认定犯罪人员存在犯罪行为,或者是需要变更其他的强制性措施。 解除取保候审不代表结案,因为取保候审只有一年的期限,如果到期仍无证据对该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话,只有解除取保审,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后,... 更多>
-
保释金概念的咨询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15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既可以不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其照顾家庭或者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又可以使他们感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还可以减少国家用于在押人犯的生活、管理费用等项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所的工作压力。法律咨询:保释金概念的咨询律师回答:保释金是以金钱换取暂不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一种制度,说通俗一点,就是“你现在是犯罪嫌疑人,但我现在
-
合同解除概念解释?江苏在线咨询 2023-01-08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者,其解除为法定解除。在法定解除中,有的以适用于所有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有的则仅以适用于特定合同的条件为解除条件。前者为一般法定解除,后者称为特别法定解除。中国法律普遍承认法定解除,不但有关于一般法定解除的规定,而且有关于特别法定解除的规定。 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其中,保留解除权的合意,称之为解约条款。解除权可以保留给
-
保释制度的基本概念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19在犯罪嫌疑人获得取保候审批准后,公安机关仍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开展进一步调查工作以及后续的起诉和审判环节。若经调查发现该起案件没有重大疑点或取保候审期满,公安机关将立即解除对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措施。在此过程中,公安机关将及时向被取保候审人员及相关单位通报相关情况,确保各方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这一举措旨在维护司法公正性和合法性,保障案件顺利推进,同时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取保候审
-
司法解释的的概念与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6从本质上来说,解释一里规定的是个结果犯,要求家庭暴力行为的后果具有伤害性。而反家庭暴力法中是个行为犯,只要实施了该家庭暴力行为即构成。
-
旅游合同中定金概念怎样解释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5旅游合同中定金条款的内容应当由合同双方协商决定,但是定金的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的百分之二十。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 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