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犯罪有既遂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05 16:41:39 415 人看过

间接故意犯罪有既遂。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间接故意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也是故意犯罪,会有不同的犯罪形态。

一、打击报复证人罪如何量刑

打击报复证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八条规定的以下内容量刑: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判了死刑是否会有民事赔偿

判了死刑会有民事赔偿。死刑是刑事责任,赔偿金钱是民事责任,所以即使被判死刑,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违法行为的法律性质,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经济法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三、破坏测量标志罪认定标准

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是永久性测量标志;

2、客观要件表现为破坏永久性测量标志;

3、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是故意。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定,故意破坏国家边境的界碑、界桩或者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3: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冲动型犯罪是间接故意吗
    冲动型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没有预谋,临时起意,被被害人激怒的情况下而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种犯罪心态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仍然是希望或放任了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对冲动型犯罪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但一般认为,冲动型犯罪具体几个特征:激情犯罪往往是一种暴力性犯罪,即行为人采用暴力作为其犯罪的手段;激情犯罪相比较有预谋的故意犯罪而言,是一种情节较轻的故意犯罪,往往是量刑时需要加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待的犯罪;激情状态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往往是有罪的行为,而非无罪的行为。一、假想防卫不应以故意犯罪来处理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
    2023-03-13
    424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
    间接故意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故意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或采取不足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由于这种结果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权利受到损害而构成犯罪的,属于故意犯罪。其中,间接故意犯罪与行为人的心理主观态度密切相关,这种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即为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指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却故意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或采取不足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而由于这种结果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权利受到损害而构成犯罪的,属于故意犯罪。其中,间接故意犯罪与行为人的心理主观态度密切相关,这种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即为间接故意。 什 么 是 间 接 故 意 犯 罪 ?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表现为对结果的漠不关心或者轻视。间接故意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
    2023-08-31
    379人看过
  • 间接故意有没有未遂状态
    间接故意有未遂状态,但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一、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为:犯罪未完成是否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即是犯罪未遂与着手实行犯罪后的犯罪中止相区别的重要标志。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二)犯罪未得逞(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二、如何理解毒品犯罪的既遂和未遂的特征?毒品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走私、贩卖、非法持有毒品等行为,并且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已经造成了危害后果,犯罪目的已经实现。而毒品犯罪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毒品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三、共同犯罪的既遂、未遂标准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
    2023-03-30
    458人看过
  • 间接故意过失犯罪都是结果犯吗?
    间接故意过失犯罪并不一定都是结果犯,也可以是行为犯。间接故意是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而过失犯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是轻信可以避免。在主观上,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由于这种态度的不同,对社会的危害就不同,所以,在量刑上过失犯罪就比间接故意轻一些。一、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1、定义不同间接故意是犯罪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而过失犯罪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发生的情况不同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
    2023-03-25
    200人看过
  • 犯罪的间接故意有哪几种情况
    (1)行为人为追求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行为人在其妻碗里投毒杀妻,明知孩子可能分食毒药,但由于杀妻心切而放任孩子中毒死亡。此案中,行为人在预见到孩子可能中毒死亡的情况下,为追求其妻死亡的结果,而放任孩子中毒死亡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行为人为了打野猪而对可能打死路人这种危害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结果把行人打死。此案中,行为人在预见到路人可能中枪死亡的情况下,为了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路人中枪死亡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比如,一些青少年临时起意,动辄行凶,不计后果,捅人一刀而去并致人死亡。在这些案例中,行为人对于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何种损害并无明确的认识和追求,但无论出现什么结果,都在行为人主观预见范围内,并持放任其发生的态度。一、犯罪的两种形
    2023-02-17
    451人看过
  •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1、在心理状态上不同。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没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2、在认识因素,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一、故意杀人如何判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
    2023-03-25
    296人看过
  • 共同犯罪可以不是间接故意吗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可以是间接故意。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为的,是从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团伙盗窃上万判刑怎么判?团伙作案构成犯罪的,属于共同犯罪,所有团伙人员均应承担刑事责任。至于对团伙中个人的具体量刑,则要从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考虑:1、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团伙作案是几人团伙作案比较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犯罪集团这种有组织的作案,也包括结合比较松散,尚未达到犯罪集团的组织程度的作案。但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团伙作案的主要特征:(1)没有明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团伙头目自发
    2023-04-05
    422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都是间接故意?
    不作为犯罪不一定是间接故意犯罪的。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还可以是过失犯罪。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犯罪的称为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核心是行为人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命令规范,即“应为而不为”,它是与作为犯罪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没有直接关联。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却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判断间接故意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意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它是与直接故意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客观行为方式没有直接关联。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还可以是过失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故意犯
    2023-03-07
    159人看过
  • 犯罪未遂的特征及其与间接故意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犯罪未遂主观特征的含义,是行为人造成特定的犯罪结果或完成特定犯罪行为的犯罪意志,因其意志以外原因的阻止而未能实现,这是未遂客观上不齐备犯罪构成要件的主观反映。间接故意犯罪主观要件的特点,并不表现为一定要造成特定犯罪结果的犯罪意志,即不是希望、追求特定结果的心理态度,而是表现为对自己的行为所可能造成的一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放任”的心理态度,即听之任之,发生与否都可以的心理态度。这样,行为人所放任的危害结果未发生时,这种结局也就是行为人放任心理所包含的。放任心理由其所包含的客观结局的多样性和不固定性所决定,根本谈不上“得逞”与否;“得逞”与否只能与希望的心理相联,即只能与追求特定犯罪结果发生或特定犯罪行为完成的心理相联。可见,间接故意犯罪在主观上不符合犯罪未遂所具备的主观特征。犯罪未遂的客观特征,就是着手实行犯罪后未齐备犯罪既遂的客观要件,具体看或为未造成特定的犯罪结果,或为未完成特定的犯罪
    2023-02-16
    84人看过
  •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动机吗?
    犯罪目来的和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因为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危害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具有明确的指向即确定的目标,必然要有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的积极追求行为,而无论是间接故意的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的心理态度,还是过失的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持疏忽源大意或过于自信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都不具备犯罪目的所需求的行为的鲜明的目标性。另外,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是密切联系而存在的,行为人因为某种需要而形成犯罪动机,并在犯罪动机的指引和推动下确定犯罪目的,如果说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具有动机却不存在犯罪目的,就违背了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辩证关系。一、间接故意犯罪的量刑处罚是怎么样的?1、一般初犯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具体的刑法等法规,来确定其所受到的处罚。也就是说先看行为人所犯下的是什么罪,再根据这个罪名的量刑来定刑。2、
    2023-06-19
    167人看过
  • 伪证罪间接故意够罪吗
    伪证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如果行为人不是出于陷害他人的意图或者隐匿罪证,就不能以伪证罪论处。并且如果是间接故意的话这个时候是不会构成伪证罪的。一、证明人违法有法律责任吗证明人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如果做伪证的话,构成伪证罪的,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构成伪证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二、骗警察是什么罪欺骗警察可能构成伪证罪或者包庇罪。刑法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是犯罪的人而
    2023-04-03
    185人看过
  • 两被告均属间接故意犯罪
    黎*全案:致2死1伤曾两次被判死刑案件回放:2006年9月16日上午,42岁的黎*全开着面包车送完货之后,约了自己的小学同学梁*全和其他几个人到南海盐步穗盐路附近某酒楼喝早茶,几人喝了一瓶“白兰地”。早茶后,黎*全开车到距离酒楼约500米外的一个养虾场,开始了第二轮喝酒,这次是啤酒。很快到了中午,黎*全又返回酒楼吃中饭,饭桌上,几人又喝了两瓶“白兰地”。午饭过后将近15时,黎*全驾车又返回了虾场,继续和别人聊天喝酒。大约是下午6时50分,黎*全和一位村民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随后被其它村民劝阻。怒气冲冲的黎*全驾车离开虾场,朝家的方向驶去。在距离碧华村村口岗亭约50米的路上,他驾驶的面包车撞到了一辆自行车,骑车的李*霞和车后座她4岁的儿子当即倒地。但面包车没有停,继续往前开,撞上了岗亭外的铁闸门。但车还没停,反而调头向来时的路开了过去,大约开了十来米,又撞上路边花地的竹篱笆,车轮被石头和篱笆
    2023-06-03
    417人看过
  • 间接故意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吗
    有争议。但传统刑法理论认为,间接故意犯罪没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因为,间接故意犯罪由于只有发生结果才显示出该“间接故意”的存在,否则这种故意是隐而不彰、无法发觉的,因而【只有出现结果才具有可罚性】,没有结果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现行刑法没有规定间接故意的未完成形态。一、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未完成形态是犯罪修正形态的一种,因为我国刑法的法条的犯罪都是按照既遂规定的。未完成形态,包括犯罪预备、未遂、中止。二、传统刑法理论认为,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1、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未完成形态是因为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放任态度,而不是积极追求,就是说【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如何发生】都是符合行为人意愿的,而未完成形态的特征是行为人【主观上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但因主观(中止的情况下)或客观(未遂、预备的情况下)的原因而【未达到既遂】。2、特别是,对于直接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具有可罚性的,
    2023-06-14
    139人看过
  • 故意犯罪既遂标准的再思考
    一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该说认为犯罪行为具备了犯罪构成全部要件的,是犯罪既遂;二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说,该说认为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引起了某种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既遂;三是犯罪目的得逞说,该说认为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达到了其犯罪目的的,是犯罪既遂。目前,我国刑法学界较通行的观点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注:参见苏*渔主编:《刑法学》(修订版),中国**大学出版社;赵*法、吴*兴主编:《刑法学通论》,**教育出版社等教材有关犯罪既遂的论述。)笔者认为,上述三种主张均不足取。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的错误是明显的。这种主张的错误在于,它混淆了犯罪既遂与犯罪构成的界限,并与我国刑法的规定相矛盾,无法解决犯罪既遂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区别问题。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说的错误在于,该主张以法定的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既遂的成立标准。该说违背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我
    2023-06-12
    33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间接犯罪既遂是不是就犯故意犯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7
      间接故意犯罪有犯罪既遂。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其次,行为人必须已经开始犯罪。最后,行为人的行为完成了某种犯罪的所有基本要件。犯罪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又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就构成既遂犯罪。二、结果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法定结果,才能构成既遂犯罪。三、行动犯。又称即时犯,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一开始就完成犯罪,完全符合构成要
    • 间接故意而且既遂是犯罪自首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19
      间接故意有犯罪既遂。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其次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最后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
    • 犯罪未遂能作为间接故意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9
      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从刑法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犯罪未遂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 (2)没有发生犯罪分子所追求的危害结果; (3)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要成立犯罪未遂,一个必要的条件是须有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而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 不作为犯罪有犯罪间接故意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6
      间接故意不一定是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作为犯罪可以是直接故意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犯罪,还可以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犯罪的称为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的核心是行为人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命令规范,即“应为而不为”,它是与作为犯罪相对的概念,而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没有直接关联。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
    • 间接故意杀人罪既遂的相关内容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8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犯罪客观方面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