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承包和挂靠法律后果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4 08:04:42
303 人看过
承揽商在项目承包中进行非法转包行为,或者将已中标之项目的核心组件及关键性的任务分派至其他承包团队,亦或是对其进行再度合法分包,此类行为一律被视为无效,并将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给予的严厉惩戒和惩罚,具体的惩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根据涉及转让或分包的项目金额的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十之间进行罚款。
如果存在有效地挂靠关系,那么其相应的法律后果则如下所述:
首先,与之相关的施工合同将被判定为无效。
其次,被挂靠的企业需为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承担起相关的连带责任,甚至会面临吊销资质证书的风险。
最后,无论是挂靠方或被挂靠方,都有可能需要面对刑事处罚的风险,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后果。
《建筑法》第二十四条
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
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检索报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挂靠经营和内部承包
153人看过
-
内部承包、“挂靠”的法律责任承担
176人看过
-
公司挂靠分包负法律后果吗
225人看过
-
建筑工程内部承包与挂靠的区别
90人看过
-
工程挂靠与内部承包是一回事吗?
166人看过
-
建筑挂靠的法律后果
15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本质上的内部承包和挂靠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5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现今体制下,通过劳动合同关系的建立,把外来人员纳入“本单位人员”,并不存在任何体制或操作上的障碍。按照建设部第124号令的规定:所谓本单位人员,只不过就是指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或者劳动合同、工资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建立这样一种劳动合同关系,很容易满足所谓“内部承包”的法律特点。 但立法上之所以把“挂靠经营”列为禁止之列,是因为在这种形式下,资质与项目和资金的结合仅仅是表面的,
-
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河北在线咨询 2024-08-27我国《建筑法》对于转包、分包有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规定。根据《建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违法分包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首先,承包人转包项目或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的,或者分包人再次分包的,转让、分包无效,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勘察、设计、监
-
挂靠劳动合同后果是哪些法律后果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4-09-01挂靠”带来的劳动法律问题 “挂靠”是上世纪80年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因不同所有制形式在经济活动的资格及待遇不同,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其他单位从事经济活动的现象大量存在。同样,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挂靠单位的劳动用工问题更为突出。 挂靠单位的劳动用工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劳动合同问题 由于挂靠单位多为某些特殊行业无相关资质的经营单位,这些挂靠单位大多对
-
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挂靠经营和内部承包经营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5挂靠经营一般是指挂靠者通过借用被挂靠者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银行帐户等“招牌”,以被挂靠企业名义对外开展业务。被挂靠者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或挂靠费,工程项目由挂靠人自负盈亏。被挂靠企业不对实际施工活动实施管理,或者所谓“管理”也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二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内部承包经营一般是指发包方除提供了资质证书等外,还提供了工程所需的必要的技术管理、技术服务,进行了必要的安全、质量管理。二者存在管理
-
谁清楚挂靠违法分包的法律后果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91、挂靠人为实际施工人,其有权向工程发包人(建设方)与被挂靠人(转包方)主张工程款。 2、法院有权收缴双方因履行挂靠合同的非法所得。 3、被挂靠人有可能受到行政处罚。违法分包后果相近。处罚方式有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