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故意;过失;犯罪目的
【论文摘要】:关于我国现行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造成在认定该罪时产生分歧。其主要分歧在于:第一,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应该包括过失犯罪的情形。第二,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应该规定为目的犯。针对这两点问题结合法理和实际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提出完善意见。
一、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包括过失犯罪之争论
(一)刑法理论和各国立法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方面的学说
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理论界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可以由过失构成。第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1]第二种观点认为,刑法列举的四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中,除了第一种只能由故意构成外,其余的均可以由故意和过失构成。[2]第三种观点认为,本罪主观方面原则上为故意,但实施"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有关商业秘密的,应该认为是一种过失犯罪。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
"侵犯商业秘密罪"中包括过失犯罪: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区大体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规定。一种是规定本罪只能由故意构成,这样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法国等,比如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7条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要件是这样规定的:"(1)身为商业企业的职员、工人或学徒,以竞争为目的,或出于私利,或为第三人谋利,或故意加害于商事企业主的。(2)以竞争为目的,或出于私利,或为第三人谋利,或故意加害于商业企业主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者同样受罚。"另一种是对于第二人非法获取、使用、披露行为规定只能由故意构成,而对于第三人非法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则规定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或者重大过失)构成,我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即属此内。
根据刑法第219条第2款的规定:"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以侵犯商业秘密论。"关于其中的"应知"有不同的理解,如前述第一种观点就是在把"应知"理解为故意的前提下提出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认定窝赃、销赃罪的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的口供,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予以分析,只要证明被告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赃或者代为销售的就可以认定。"该司法解释把明知解释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两种情形。再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刑法第345条规定的’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中的’明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前述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并不等同于刑法219条第2款中的"应知"。因为,根据上述司法解释,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即"应当知道"是包含在"明知"的范围内的,而刑法219条第2款将"明知"和"应知"并列,这里的"应知"显然就不包含在"明知"之内不能等同于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否则将"明知"和"应知"并列就失去意义,于逻辑不通,也不符合立法的本意。私以为,其中的"应知"指应该预见而没有预见,属于刑法中的"疏忽大意过失"。根据刑法规定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是根据有关的事实情况可以推定行为人事实上是已经预见到有关犯罪构成的特定事实情况的,符合故意的心理状态。两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应该将"应知"理解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不能理解为故意。所以,私以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之罪过包括过失但仅限于第三人因过失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立法建议
356人看过
-
业内呼吁尽快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立法
141人看过
-
商检罪主观与客观方面研究
339人看过
-
假释制度理论研究及我国立法完善之构想
257人看过
-
论商业贿赂罪的立法完善
207人看过
-
浅析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478人看过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更多>
-
刑法侵犯商业秘密罪中,侵犯的商业秘密最高的立案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10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四)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
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的立法建议是哪些,在线等专业人士的解释,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16(1)增设资格刑,使犯罪人丧失再犯的条件。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作为一种经济犯罪,在很大程度上与行为人的职业或营业活动有关。通过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人依法剥夺或者限制其在一定经济领域从事某种经济活动权利的资格,可消除犯罪人再次实施犯罪的机会,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也可以对其他人起到警戒作用,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因此在刑法中应增设资格刑,增加“禁止从事一定的职业”或“禁止担任一定的职务”的刑罚。 (2)加大罚
-
有没有看过《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的推荐阅读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30《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坚持刑法理论与民法理论并重,既从理论体系的角度阐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要理论,又紧密联系实际,预测和解决司法实践中已经出现或可能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力图对理论及实践均有所裨益在内容上,《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侧重于研究对该罪的认定有较大影响并且争议较大的问题,例如对商业秘密在民刑法中的不同含义、该罪的构成特征、共犯与停止形态、与其他犯罪的界限等进行研究,尽量不做无针对性的探讨
-
侵犯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该怎么维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1-12-21商业秘密侵权维护措施:一般来说,经营者可以通过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主张民事责任。也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货物。并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
论逃避商检罪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0逃避商检罪的主观方面:针对行为可能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的结果,逃避商检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至于逃避商检的行为本身,则是出于故意,即明知行为违法仍然决意为之。逃避商检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国家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