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公款挪用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可能会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会被追究的刑事责任:
1.触犯本罪的,一般会被追究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责任;
2.犯罪情节严重的,会被追究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3.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数额巨大且拒不退还的,则会被追究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立案后可以撤案吗
挪用公款罪立案后可以撤案。没有犯罪事实的,或者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撤案。撤案后如果发现新的证据需要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可以再进行立案。
三、如何准确确定公款挪用罪数额
挪用公款罪数额的认定,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n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公款挪用6万元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411人看过
-
挪用资金行为的法律后果
144人看过
-
恶意举报他人可能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190人看过
-
表见代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493人看过
-
醉酒驾驶可能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146人看过
-
起诉时效过期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8人看过
-
涉及性行为的活动可能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7在我国, "白嫖"通常指在进行色情交易时,拒绝支付相应费用的行为。需要明确的是,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任何参与或涉及到卖淫、嫖娼活动之人都将面临严厉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从道德和伦理角度来看,性交易这种行为无疑是为社会公序良俗所不容忍的,它不仅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更是对人类尊严与价值观念的践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并不会对那些不符合社会
-
在网络环境下,失信欠款行为可能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101、产生罚息费用。与信用卡相比,罚息更加的人性化,但仍然会产生费用。对于逾期还款的用户,将按照当期未还款金额的0.05%按日收取罚息费用。 2、影响个人信用。逾期还款会影响芝麻信用。芝麻信用是个人信用综合评估的结果,得分高的人通常信用状况良好,如果逾期还款,芝麻信用分将降低,未来各项行为也将受到限制。
-
挪用公款50万应该受到哪些法律后果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26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减资对公司而言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13公司不当减资不仅会损害公司自身以及相关股东的利益,使得公司或者相关收益股东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会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
有哪些人有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0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