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双倍工资。公司则认为员工超过了仲裁申请一年时效限制,不应支付双倍工资。10月27日,铁西区人民法院发布这样一起案例,并指出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在向劳动仲裁申请的同时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应受仲裁一年时效限制。
郭先生到铁西区一家公司工作,一个月后转为正式职工,工资每月1000元。四个月后,公司与郭先生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开始为郭先生缴纳各项社会保险。
去年,郭先生向沈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及补缴社会保险,但未被受理。郭先生把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及补缴社会保险。铁西区人民法院审理判决公司支付给郭先生未签合同四个多月期间的双倍工资,共计8000余元。公司不服判决,认为郭先生请求已经超过仲裁申请一年时效提起上诉,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原判决。
此案争议焦点是郭先生的双倍工资诉讼请求是否超过一年的仲裁申请时效期,双倍工资是否受劳动争议纠纷普通的一年仲裁时效限制,还是应按劳动报酬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
对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虽然有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的规定,但由于劳动者在实际工作过程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是不能、也不敢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因此,劳动者提出双倍工资请求在向劳动仲裁申请的同时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其请求应视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提出的,是不应受仲裁时效限制的。
-
退休员工状告老东家要回加班工资差额
194人看过
-
双倍工资的失效时间
196人看过
-
错过维权时效领不到双倍工资
472人看过
-
双倍工资要怎样计算,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一般是多久
431人看过
-
追索双倍工资谨防超过仲裁时效
126人看过
-
员工拒签合同讨要双倍工资
227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
工伤申请双倍工资时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5我国法律对工伤申请双倍工资时效有关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
-
工资双倍赔付诉讼时效?西藏在线咨询 2021-06-30双倍工资的时效问题是劳动争议中频繁遇到也是经常讨论的问题。主要的观点有两种: 一种认为适用特殊时效,即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计算时效,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计算1年; 另一种支持一般时效,即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1年内。 首先,特殊时效的适用对象是劳动报酬。双倍工资的组成我们可以将其平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是劳动报酬,而另外一份则是对用人单位未订立劳动合同的惩罚责任。所谓的双倍工资只是以工资为计算单位
-
在职员工要求赔偿双倍工资有时效性的限制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9在职员工主张未签合同二倍工资在全国大部分省市有时效性。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未签合同用工满一个月不满一年的,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止;未签合同用工满一年的,视为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补办手续,并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支付二倍工资
-
计算企业员工双倍工资的时间福建在线咨询 2021-07-10很多人将“双倍工资”“简单理解成了“工资的双倍”,实际上双倍工资”的含义,是指劳动者每月实发的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该扣除。具体按照实际发放的工资来计算。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2、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继续用工但未续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