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要求加薪:
1、职业表现缺乏说服力时免开尊口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规定时间一到,就一定涨钱。特别是当你缺乏有说服力的职业表现,比如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人际关系冷漠或紧张、甚至出现过重大责任过失时,都不应当以时间为理由提出加薪,从而进一步恶化你在老板心中的职业形象。
2、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应实事求是
大学生们在进入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往往会产生一些成就感。但是这种收获感与实际具备的贡献力根本是两回事。除非你具备在短时间内明显超越于其他人的价值贡献,否则切不可自以为是地提出加薪。
3、薪资水平在业内偏高莫强人所难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相对标准的薪资水平。如果你目前的薪金已经与这个标准持平甚至略高于这个标准,而你所任职的企业又并非同行业中出类拔萃、财大气粗的佼佼者,那么你的薪资浮动空间实际上已经非常有限,与其强人所难地申请加薪,不如郑重其事地考虑一下跳槽或者晋级到更高的职业层次再作打算。
4、企业拥有固定工资体系时慎提加薪
在中国,一些年代悠久的国有企业和大型公司都拥有固定的薪资体系。当你的工龄到达一定年限,或者符合了企业的某些加薪标准时,工资自然会按比例上调。如果你在这类企业中拼命申请加薪,非但不会奏效,还会降低自己的职业忠诚度,使领导质疑你的职业操守与专业素质。
5、企业处于不景气状态时要识时务
一般说来,如果所处的企业正在遭遇经营危机或陷入发展瓶颈时,企业都会刻意营造一种携手同心,共渡难关的氛围,不识时务的加薪请求会使员工看起来是一个不管企业死活的冷血动物,是非常不明智的。
-
追加职工薪酬情况
200人看过
-
员工辞职半年后能否要求加薪
316人看过
-
疫情公司要求员工无薪休假
491人看过
-
员工薪酬增加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349人看过
-
如何处理员工不接受公司降薪的情况
256人看过
-
宜春市护照办理加急的情况
201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疫情期间公司要求员工停薪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2疫情期间正常上班的,按照正常工资待遇发放,因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可以与劳动者协调工资支付的情况,但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
-
员工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拒绝加班,单位要求员工加班是否需要经过招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4只有四种情况不得拒绝加班: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须及时抢修;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除了这4种情况外,单位要求员工加
-
辞职了,要求员工讨薪,员工不讨薪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8关于辞职讨薪的问题,法律依据:各省的工资支付规定。例如: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 《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三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
哪些情况加班是无要求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4在一般情况下,加班是要得到劳动者的同意的,但是法律也规定以下4种情况的加班是必须的,不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它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的;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三、必须利用法定节假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四、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
-
在员工没犯错的情况下被辞退员工能不能要求赔偿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61、员工没有犯错被辞退需要进行的是经济赔偿,并不是补偿,赔偿金应当是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来进行计算。因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标准是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长短来进行不同的确定,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