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家婆追讨房款,儿子要还前妻无须还
罗某曾分三次向母亲借款14.5万元,用于购房等。这之后,其母亲多次要求罗某偿还,但罗某均拖延不还。去年6月,罗某与妻子离婚,二人在离婚判决中,并未就这笔债务进行处理。
罗某母亲认为,罗某14.5万元借款属于儿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借,应当由罗某与前妻共同偿还。至此,将二人起诉到法院。
武鸣法院审理认为,罗某出具给母亲的借条是书证原件,罗某对该债务无异议,并自愿偿还借款,法院据此予以确认。罗某前妻未在借条上签名,不能表明其有与罗某共同举债的合意。从借款用途来看,罗某提供的装修票据等证据并不足以证明款项来源于借款。故法院认定,14.5万元属于个人债务,其需要返还母亲,但前妻无须还款。
■典型意义
本案属于家庭成员间的借贷纠纷,除涉及母子间的借贷关系外,还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罗某前妻是否要承担还款责任。法院指出,罗某与前妻自2009年起,便因感情不和分居,罗某向黄某借款发生在二人分居期间,前妻未在借条上签名,罗某提供的装修票据等证据并不足以证明款项来源于借款,故法院做出上述判决。
知识拓展:
夫妻个人债务一般是指男女一方在婚前所欠的债务,婚后与共同生活无关的为满足个人欲望而挥霍享受所负的债务。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个人债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扶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对于夫妻单独所负的债务,应由本人以个人财产清偿,如果负债一方确无实力偿还的,也可以说服他方代为偿还,但必须以自愿为原则,不得强制一方为他方清偿债务。但是,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确实用于维持家庭共同生活的,应属共同债务。
对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不能对抗第三人。如果第三人不知道约定,仍以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才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对于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债权人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所负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除外。
-
已经协议离婚,前夫的欠款前妻该还吗
191人看过
-
已经离婚的夫妻,房子怎么过户
221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有偿贷款的由谁出
244人看过
-
夫妻离婚,已经支付的房贷如何处理
438人看过
-
长期分居的夫妻是否已经离婚?
358人看过
-
妻子离家已经十年丈夫离婚
79人看过
离婚判决一般是看夫妻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若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相反,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无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一般是不会准予双方离婚的。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 更多>
-
夫妻离婚后,贷款已经还清,还需要先办理析产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0一、没有房产证的,离婚按揭房如何过户没有房产证的按揭房,离婚后如何过户呢我们都知道,房屋过户必须有房产证,没有房产证是无法进行过户的。按揭房的房产证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银行抵押的。因此,离婚后,分得房子的一方想要过户的,可以有两种办法: 1、提前还贷:消除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的抵押登记,如果没有很多现金提前还贷的,可以考虑通过一些贷款公司将房产证赎出。在取得房产证后,双方到房产登记部分办理过户。 2
-
结婚已经两年的夫妻离婚需要返还彩礼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夫妻俩离婚,离婚已经三载山东在线咨询 2021-01-28夫妻俩离婚后仍在一栋房子里分割居住,前夫李某把自己所有的厨房内的水管卸了下来,高某无法用水,遂将李某告上法庭。近日,市法院判决李某将水管修好,保持正常流水。 李某和高某离婚后,将位于台西二路的一套房子分割使用,其中一间卧室由高某和女儿居住,另一间卧室和厨房由李某使用。 9月,李某在厨房内安装了水表,拆除了水管,导致高某无法用水。对此,李某辩称,水管本来就安装在自己有权单独使用的厨房内。市法院审理
-
已经离婚的房子公证了还归谁?安徽在线咨询 2022-06-11房子公证了离婚归谁,要根据公证内容来判断: (一)如果房子公证的内容是针对房子的所有权归属的,那么离婚时房子归谁根据公证内容确定; (二)如果并未对所有权进行公证,则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