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财产可以反悔。司法解释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就分割共同财产的问题表示反悔的,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一、对财产分割有异议如何处理
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处理方式是应当在协议离婚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但是,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二、离婚十年后再起诉要求
离婚协议是可以反悔的,这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但是存在时效性。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法院应当受理。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因此,离婚协议可以反悔,但要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提出,但同时要符合订立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方能依法得到法院的支持。未离婚,对以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协议后悔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涉及财产分割可以反悔吗?
认为财产分割不公的,可以反悔。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当事人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
离婚协议可以反悔吗离婚协议能否反悔
65人看过
-
签了离婚协议能反悔吗离婚协议签订后可以反悔吗
424人看过
-
离婚协议可以反悔重新分配财产吗
352人看过
-
协议离婚后可不可以否反悔,可不可以反悔
127人看过
-
协议离婚一年后反悔可以重新分配财产吗
261人看过
-
离婚后反悔可以撤销离婚协议吗
233人看过
协议离婚,又被称作登记离婚或者合意离婚,是日常生活中较常适用的一种离婚方式。协议离婚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达成合意的条件下,共同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原有的婚姻关系。... 更多>
-
离婚协议书调解后,反悔反悔财产分割可以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0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8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第9条规定:“男女双方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可见,一方当事人不按离婚协议约定履行义务的
-
协议离婚后能反悔吗, 协议离婚可以反悔吗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如何分割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协议离婚后能反悔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据此,如果是通过,且已办完了,当事人任何一方不能返悔。但是,如果任何一方在一年内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而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受理,但经审理查明订立协议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法院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值得注意的是
-
协议离婚后可以反悔吗协议离婚后财产分割怎么办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24一、协议离婚后能反悔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据此,如果是通过,且已办完了,当事人任何一方不能返悔。但是,如果任何一方在一年内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而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受理,但经审理查明订立协议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法院应当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值得注意的是
-
协议离婚,能否反悔协议离婚可以反悔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5协议离婚后,你可以后悔。如果你还没有向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你可以互相协商;如果你已经向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你可以在30天的平静期内后悔或不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证。
-
离婚协议签字后可以反悔吗?怎么反悔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4对于离婚协议签订后可以反悔吗的解释是不可以的,签订协议是两个以上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双方或多方民事行为。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在起诉前签订离婚协议书,但由于事后一方认为并非真实意思表示或者反悔等各种原因,双方没有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并领取离婚证。这种情形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离婚协议书的效力如何认定,这成为影响最终判决的一项重要因素。讨论离婚协议书的效力问题,首先应明确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