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方服刑起诉离婚应该在哪里
一方服刑起诉离婚应该在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由于被羁押不能出庭的情况,并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因为被告主要是客观不能为,而不是主观不想为,法院可以把被告从羁押场所提到法院开庭,也可以在被告被羁押的场所开庭。法律规定,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法院起诉离婚大概多久就收到传票了
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所以被告会在起诉后的五天左右收到传票。
提起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向法院起诉离婚,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其他任何第三人均不得以诉讼当事人的身份提起离婚诉讼;
2.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须与被告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其他关系如同居等不能提出离婚;
3.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应当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4.提起离婚诉讼的一方,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及副本各一份,诉状中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并提交证明合法夫妻关系的证据如结婚证等,以及夫妻共同财产、子女抚养等相关情况以及相应的证据;
5.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三、法院起诉离婚多久受理
原告起诉离婚后法院应该在七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需要在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
服刑期间如何离婚?女方应该去哪里提起诉讼?
80人看过
-
如果一方被判刑,另一方应该在哪里提出离婚诉讼?
353人看过
-
双方有一方坐牢应该到哪里起诉离婚
313人看过
-
起诉离婚一方在服刑怎么办?
371人看过
-
夫妻一方在异地应该向哪里的法院起诉离婚?
484人看过
-
重婚罪应该在哪里起诉?
325人看过
-
一方在服刑期间另一方应该在哪里起诉离婚,另一方在服刑怎么办离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7可以在服刑地所在的法院,或者常住地法院申请离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三)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高法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之规定:“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
-
离婚被告正在服刑应去哪里起诉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91、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配偶在服刑,应到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对离婚案件行使管辖权的一般都是基层人民法院。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条 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
-
一方在服刑,另一方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离婚,诉讼离婚的条件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规定:“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或被劳动教养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被告被监禁不满一年的,可由原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管辖,而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也可选择向被告服刑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在现实中,如被告服刑一年以上,建议向被告服刑
-
起诉离婚应到哪个法院起诉离婚?夫妻一方在异地应该去哪里起诉离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5应到哪个法院起诉离婚呢根据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具体情形有: (1)在一般情况下依据“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也即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中,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2)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
-
一方服刑离婚起诉状应该怎样写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2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被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诉讼请求 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害赔偿的数额等,如: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