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协议上附加被监护人伤亡责任是可以的,监护人的职责是依法履行对被监护人的义务,保护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因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被监护人有财产交由监护人代管的,应从被监护人的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应由监护人承担。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一、监护职责的有关规定
1、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监护的局限,扩大被监护对象的范围,将因高龄而无法全部或部分处理自己事务的老年人列为需要保护的对象。对这部分老人的保护以辅助他们进行身体照料和财产管理为限,老年人不因此而丧失行为能力。保护人应尽力尊重老人的意愿及他们对自己生活的自由决断,使他们能够“假监护人之手,依本人意思融入普通人的正常社会”“过普通的生活,参加常人的活动”。
2、在监护层次上,改变原有的单一局面,改革后的新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做法,突破传统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界限,而是按被监护对象的具体判断能力程度而设立监护、保佐、辅助三种的等级的监护制度。如对精神处于严重丧失状态者可实行监护,对严重心神耗弱者实行保佐,对老年痴呆症、身体障碍者实行辅助。其中监护的职责最重,保佐其次,辅助更次。
3、承认意定监护的效力。所谓意定监护,指被监护人在具备完全判断能力的情形下,预先确定某人作为自己在欠缺判断能力时的监护人。成人意定监护的效力,正是“尊重被监护人自主决定权”的体现,也充分体现了民法对私法的尊重与保护。引进意定监护制度,丰富了我国监护类型的种类,它与现有的法定监护一起,共同发挥着对被监护对象的人身与财产之监管功能,“真正实现了监护的主动与被动保护的统一”
对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就有关监护的事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就是可以签订监护协议的,具体情况下对于监护协议的具体条款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来进行认定的。
-
监护责任协议属于合同吗,监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276人看过
-
监护人责任险被保人是监护人吗
232人看过
-
被监护人因监护人疏忽造成伤亡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448人看过
-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可以减轻民事责任吗
218人看过
-
委托监护协议中被监护人死亡协议什么时候解除
400人看过
-
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责任吗
106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可以减轻民事责任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1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就可以减轻民事责任。
-
对被监护人的监护人和被监护人有什么责任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05很多人不知道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一般被监护人的概念: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些人不具备完全的、独立的行为能力(即承担责任的能力),需要被监护,因此就是被监护人。 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吗怎么样确定监护人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6民法典关于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及抚养费标准规定 1、《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
-
意定监护协议监护人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6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
监护责任协议属于合同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131、监护责任协议不属于合同,因为监护关系涉及身份关系。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条规定,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可以协议确定监护人。协议确定监护人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