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从轻处罚的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01 04:40:10 373 人看过

本文介绍了酌定从轻处罚行为的改写,包括短期行为、犯罪行为、犯罪地点、犯罪行为危害程度、犯罪所得来源以及防卫和避险行为等。这些改写强调了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较低程度,以及防卫和避险行为不及时的情况。因此,酌定从轻处罚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以下是对酌定从轻处罚行为的改写:

1.短期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低;

2.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较短,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低;

3.犯罪地点相对较为偏远,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低;

4.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低,手段和方式也较为温和;

5.犯罪所得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低;

6.防卫行为不及时;

7.避险行为不及时;

8.在避险过程中,的自救行为。

酌 定 从 轻 处 罚 的 行 为 有 哪 些 ?

根据所提供的内容,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包括以下几点:

1. 犯罪对象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2. 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结果较轻的;

3. 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结果的;

4. 积极退赃的;

5. 主动赔偿经济损失的;

6. 犯罪人与被害人有特殊关系需要从轻处罚的;

7. 防卫中侵害第三人的;

8. 所谓“大义灭亲”行为造成的犯罪;

9. 被害人对犯罪的发生有一定责任的。

另外,酌定从轻处罚的情节还包括:

1. 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的;

2. 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 犯罪地点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4. 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5. 违反非刑法法规、规章制度情节较轻的;

6. 特定义务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7. 防卫不适时的;

8. 避险不适时的;

9. 避险中的自救行为;

10. 冒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以及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情况,也可以酌定从轻处罚。

酌定从轻处罚行为的具体情节包括犯罪对象特殊、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结果较轻、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结果、积极退赃、主动赔偿经济损失、防卫中侵害第三人、所谓“大义灭亲”行为、被害人对犯罪的发生有一定责任、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犯罪时间特殊、犯罪地点特殊、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违反非刑法法规、规章制度情节较轻、特定义务来源特殊、防卫不适时、避险不适时、避险中的自救行为、冒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20: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立功相关文章
  • 酌定量刑情节酌情从轻或减轻吗
    一、酌定量刑情节酌情从轻或减轻吗酌定量刑情节不是从轻也不是减轻处罚,而是由审理案件的司法机关,根据已经收集到的证据,判断犯罪行为人的犯罪类型,继而对其施加刑事的处罚。若是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即使其书写了辩护词,也不会产生从轻处罚的效果。二、法定量刑情节1、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段前段)。2、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1)犯罪较轻且自首的(第67条第1段后段);(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第351条第3款)。3、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防卫过当(第20条第2款);(2)避险过当(第21条第2款);(3)胁从犯(第28条);(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2款)。4、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款后段)。5、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第10条)。6、可以减轻或者免
    2023-04-28
    267人看过
  • 行政法当中酌情从轻处罚的规定是什么?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对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作了规定。《行政处罚法》之所以作出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在我国处罚本身不是目的,如果用较轻的处罚能够达到目的,那么采用较重的处罚事实上会扩大处罚成本。其次,恰当地使用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更容易使人改过自新。再其次,违法行为客观上有情节轻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别,如果处罚不分轻重,不管三七二十一皆打五十大板,既不能体现过罚相适应的原则,也不公正。最后,根据情节、后果轻重来处罚,更能够发挥行政处罚催人向善的导向作用,更能够体现行政处罚的法规制定初衷。但从《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不难看出,决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必须具备法定条件,而不完全取决于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从轻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在几种可能的处罚方式内选择较轻的处罚方式,或者在允许的幅度内选择较轻的处罚。减轻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的
    2023-08-17
    239人看过
  • 刑事处罚上的从轻处罚规则
    人民法院在量刑时从轻处罚的判刑规定包括有: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等。一、重婚罪自首怎么判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应当注意,我国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绝对从宽原则是指应当从宽,而相对从宽原则是指可以从宽。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要予以人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个别情况下,犯罪分子罪大恶极,虽然具有自首情节,但将自首情节放到整个犯罪情节中考察不是以成为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根据的,就可以不对其从轻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较轻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这里的犯罪较轻,刑法没有规定法定标准。我国刑法通论认为,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可以视为较轻之罪,否则就是较重之罪,对于犯重
    2023-03-19
    187人看过
  • 认罪认罚是法定还是酌定从轻?
    一、认罪认罚是法定还是酌定从轻?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并签署具结书。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幅度及刑罚执行方式均没有异议。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主动缴纳罚金,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是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的重要标准。那么认罪认罚可以判缓刑吗?这还要看涉嫌的罪名和犯罪情节,认罪认罚只是从轻处罚的一个情节,甚至都算不上重要的情节,主要还是由犯罪种类及犯罪情节决定。故意杀人罪,认罪认罚也是不可能判处缓刑的。《刑法》第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
    2022-10-12
    249人看过
  • 2022年从犯的处罚原则
    我国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从犯与主犯相比,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客观危害,都要轻一些。因此,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的处罚原则具有科学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是同主犯应负的刑事责任相比较而言,比主犯应受到的刑罚处罚要轻。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因为主犯可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甚至免除处罚的情节(例如自首),当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时,当然不应随主犯的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或者从犯可能有从重处罚情节(例如累犯),此时主犯也不会因从犯具有从重处罚情节而随从重处罚。胁从犯的处罚原则是怎么样的?(一)由于胁从犯参与共同犯罪活动是不愿意或者不完全愿意,其实施的犯罪危害行为是在被他人威胁、强迫,精神受到强制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其危险性要
    2023-08-16
    141人看过
  • 刑事案件被告人从轻,减轻处罚的酌定情节有哪些
    1、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坦白。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3、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6、聋哑人或盲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7、犯罪预备。对于
    2023-03-08
    495人看过
  • 从新兼从轻和从旧兼从轻原则的区别
    从新兼从轻和从旧兼从轻原则:一、从新兼从轻原则指对新刑事法律生效的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犯罪行为,原则上适用判决时的新律,但旧律处罚较轻时则适用旧律二、从旧兼从轻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范围是当法律有更新或变动的时候,而并非是所有的刑罚都从旧兼从轻。从新兼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比较答疑网友提问:从新兼从轻原则与从旧兼从轻原则怎么比较?律师回答:关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刑事立法或刑法理论有不同的规定和主张。主要有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和从新兼从轻原则。本文主要讨论从旧兼从轻原则和从新兼从轻原则,试图比较二者的优劣。为便于论述,这里将新的现行有效的刑事实体法简称为新法,将以前的已经废止的刑事实体法简称为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
    2023-07-21
    209人看过
  • 从新兼从轻原则是怎样的
    一、从新兼从轻原则是怎样的从新兼从轻原则是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原则之一。指对新刑事法律生效的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犯罪行为,原则上适用判决时的新律,但旧律处罚较轻时则适用旧律。从新兼从轻原则认为新法具有普遍追溯力,但旧法规定较轻时为例外。二、从新兼从轻原则与从旧兼从轻原则有什么区别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范围是当法律有更新或变动的时候,而并非是所有的刑罚都从旧兼从轻。举例说明:某项行为以前是犯罪,现在不是犯罪了(比如投机倒把、流氓罪等等),如果你的行为是在还是犯罪的年代发生的,但在判决时法律已经更改,这时候从旧兼从轻就要体现从轻,而按照轻的判决,基本就是无罪了。道理就是既然观念已经更新,这类行为根本不是犯罪,不具备社会危害性,再对行为人处了刑罚没有意义。如果不考虑这一项,那
    2023-04-20
    409人看过
  • 从旧兼从轻原则在刑法方面的规定
    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即往的效力。它是刑法罪行法定原则中从旧原则的发展。从旧兼从轻原则已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刑法适用原则在审理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得到适用。但对案件宣判后执行完毕前是否适用该原则存在争议(中国司法实践不予适用)。一种观点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只适用于案件的审理阶段,对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阶段不适用,这样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既定判决的权威。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同样适用于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阶段,如果新的法律认为依据判决时的法律认为犯罪的行为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即非罪行为),就应当停止执行原判决确定的刑罚。如果新的法律对原罪行规定的处罚较轻,就应当按新的法律对原罪行进行重新评价(审理),调整惩罚程度和执行期限。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认为从旧兼从轻原则除了适用在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外,在判决生效后的
    2023-04-22
    278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酌定从重处罚
    什么情况下酌定从重处罚?本文主要从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客体方面和客观方面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StyleDefinitions*/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5.4pt0cm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
    2023-06-11
    380人看过
  •  行政法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行政法应当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这个原则是最简单的“有利于被告人”准则。它主要是为了解决旧的现行的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特别是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这个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时,应该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从旧)。同时,需要考虑新刑法是否更有利于被告人,如果是,则应该使用新刑法,并且新刑法处罚较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行政法应当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这个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理解,就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准则。刑法的该规定主要是针对旧的现行的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题,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从旧兼从轻”原则具体举例说明:首先,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此时要考虑的是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从
    2023-09-06
    57人看过
  •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什么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刑法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2023-06-12
    436人看过
  • 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范围
    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即往的效力。它是刑法罪行法定原则中从旧原则的发展。如美国1987年颁布的宪法第9条第3款规定不得通过溯及即往的法律,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著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犯罪行为前已制定,公布和合法施行的法律,不得处罚任何人,以及联合国于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公约》第15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的任何行为或不行为,在其发生时依照国家法或国际法不构成刑事犯罪者,不得椐以认为犯有刑事罪,所加之刑罚也不得重于犯罪时适用的规定。如果在犯罪之后依法规定应处较轻的刑罚,犯罪者应予减刑。这些规定的基本出发点是限制国家刑法权的滥用,保障人权。从旧原则理论依据是两点,一是公民有从事法律未禁止的行为的自由。如果公民在实施法律未被禁止的行为之后,国家又制定法律把这
    2023-06-11
    208人看过
  • 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问题
    旧兼从轻原则是一个刑法适用原则,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即往的效力。它是刑法罪行法定原则中从旧原则的发展。法采用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本法于本条对溯及力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97年10月1日刑法施行前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未经人民法院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本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即本法没有溯及力,不能按照本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过去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本法则认为是犯罪,对行为人依照本法第324条的规定,以过失损毁珍贵文物罪处罚。但是,依照本条的规定,对于本法实施以前的这种行为,本法没有溯及力,不能作为犯罪处理。2.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本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
    2023-04-22
    36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立功
    词条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形的行为。... 更多>

    #立功
    相关咨询
    • 什么情形可以酌定从轻处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有哪些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如下:(一)、犯罪主观方面1、间接故意较直接故意为轻;2、疏忽大意过失较过于自信过失为轻;3、激于义愤的犯罪(非“大义灭亲”的犯罪);4、犯罪目的、动机特殊,反映主观恶性程度较轻的;5、对犯罪无违法性认识的;6、假想防卫;7、假想避险;8、坦白交待罪行的(非自首犯);9、认罪态度较好的。(二)、其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1、犯罪对社会影响较小、民愤不大的;2、
    • 认罪认罚是法定从轻还是酌定从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7
      认罪认罚是法定从轻,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
    • 刑法中酌定从轻处罚行为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1
      酌定从轻情节有哪些 根据审判实践和有关司法解释,酌定从轻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类: 1、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2、退赃。 3、被告人认罪。 4、被害人有过错。 5、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罪行。 6、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 7、犯罪动机。 8、间接故意。 9、抢救被害人。 10、初犯和偶犯。 11、发生在近亲属之间的犯罪。 12、一贯表现。 13、自动投案。 14、被害人宽恕。
    • 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有哪些,不能予以从轻处罚情节有哪些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7
      一、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有哪些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如下:(一)、犯罪主观方面1、间接故意较直接故意为轻;2、疏忽大意过失较过于自信过失为轻;3、激于义愤的犯罪(非“大义灭亲”的犯罪);4、犯罪目的、动机特殊,反映主观恶性程度较轻的;5、对犯罪无违法性认识的;6、假想防卫;7、假想避险;8、坦白交待罪行的(非自首犯);9、认罪态度较好的。(二)、其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1、犯罪对社会影响较小、民愤不大的;2、
    • 从轻,减轻处罚与法定,酌定量刑情节如何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0
      在量刑情节中,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五项: (1)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3)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 (4)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5)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介绍贿赂行为的。而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只有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