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应如何处理雇员的辞职手续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5:43:49 253 人看过

网友问:

我向公司提出辞职,但公司没有为我办理辞职手续,我想问一下用人单位应如何办理员工辞职手续信阳律师回答:

关于员工的辞职,用人单位应办理辞职手续。如果雇员本人提出辞职,雇主应签发辞职证书。辞职证书与办理辞职手续的概念不同。辞职证书用于证明员工终止与原雇主的劳动关系,并用于第二次雇佣,以审查新雇主

如果原雇主需要为部分员工的辞职签发辞职证书,雇主有义务为他们签发辞职证书。但是,如果员工未告别就离开,雇主应将其视为旷工;如果超过规定的缺勤期限,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因此,对于辞职员工,用人单位应加强辞职程序的管理,即规定辞职程序。员工按照辞职程序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辞职证明;员工未按照辞职程序辞职的,用人单位可以违纪处理。对于辞职的员工,雇主最忌讳的就是不与他们打交道,也就是说,员工不找我,我也不找员工。这种管理方法存在法律风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4日 01: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辞职相关文章
  • 车祸后,雇主应该如何赔偿雇员的残疾?
    雇员车祸致残雇主一般需要赔偿,但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的,则由工伤保险支付工伤待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雇员因在上下班途中或工外出期间,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由工伤保险基金进行支付。车祸赔偿标准怎么算?车祸导致被害人人身受到损害的,被害人可以根据自己因就医治疗支出的费用和因交通事故造成误工减少的收入,请求赔偿损失的范围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医疗费可以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费凭证确定,误工费用可以根据自己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
    2023-07-04
    483人看过
  • 雇主不承担责任,雇员如何应对赔偿?
    雇员撞伤人雇主需要理赔。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如果雇员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雇主在理赔后可以向雇员追偿。所谓雇佣关系,是指雇员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时间内,在雇主的指示、监督下,为雇主从事雇佣活动,由雇主支付劳动报酬。雇员受伤原因不明雇主也应给予赔偿张某受雇于某木器公司,从事水暖工作。2008年10月8日,张某在修理该公司自来水管时,被发现昏迷在现场,后被送至医院抢救,诊断为颅脑轻度损伤,在医院治疗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等42300元。后经法医鉴定,张某为9级伤残。张某要求木器公司承担责任。木器公司认为,张某受伤原因不明,不排除是他人犯罪所致,因此拒绝承担责任。张某诉至当地法院,要求木器公司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68500元。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从张某的受伤地点来看,是在协议书中约定的地点,从受害的时间来看也是在修理自来水管期间,由此可以
    2023-07-10
    154人看过
  • 雇员受伤未获赔偿如何应对雇主的拒赔
    一、雇员受伤未获赔偿如何应对雇主的拒赔通常来说,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这里提到的“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劳务过程中受到损害,此时雇主是需要承担责任,如果雇主不赔,那么就违法了。想要确定雇主对雇员在受雇期间所遭受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须具备下列3个条件:1.受害人须为雇员;2.须雇员遭受损害;3.雇员须在完成受雇工作中因工伤事故而遭受损害。二、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1.主体范围不同。凡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均可形成雇佣关系,而劳动关系主体具有单一性,即一
    2023-08-08
    190人看过
  • 雇员辞职类别
    员工辞职的类型员工辞职在性质上可分为自愿辞职和非自愿辞职。自愿辞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辞职包括解雇员工和集体裁员在各类辞职中,退休是对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员工的一种福利待遇。在正常情况下,其数量和比例是可预测的,其发生对企业更新员工年龄结构具有积极价值。只有当企业经营严重困难,只有通过裁员才能降低成本时,才会发生集体裁员。这是一种意外行为,在离职分析中通常不予以考虑。企业解雇员工往往是对严重违反企业规定或不符合工作要求的员工的一种惩罚。由于其惩罚性,这部分离职仅占整个离职人数的一小部分企业需要真正关注的是员工离职的管理。辞职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认为自己不符合企业文化或企业内部竞争的要求。对于在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中被列入竞争淘汰名单的员工,企业往往暗示员工通过低加薪、缓慢晋升等制度或方法自愿辞职,以避免支付员工经济补偿。二是企业内部真正的人才流失,即那些有利于企业运营和成长的员工辞
    2023-05-07
    389人看过
  • 合同期内辞职对雇主和雇员的影响是什么
    一、合同期内辞职对雇主和雇员的影响是什么辞职对雇员的影响:1.解除劳动关系: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的首要影响是解除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个人辞职后,将不再享受劳动合同中规定的各项权益,例如工资、福利、保险等。同时,个人需自行承担失业风险,并面临重新找工作的压力。2.终止合同权利:辞职解除劳动合同也意味着个人放弃了终止合同的权利。在劳动合同中,双方约定了终止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包括通知期限、经济补偿等。个人辞职后,将无法依据合同规定获得终止合同所应享有的权益。3.法律责任:个人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注意遵守法律规定,避免违约行为导致法律责任。例如,在未履行通知期限或未完成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擅自离职,个人可能会面临违约赔偿的法律责任。对雇主的影响:1.人力资源调整:个人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将给公司带来人力资源的调整压力。公司需要重新招聘、培训新员工,以填补离职员工的空缺。这将耗费公司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并可
    2024-01-14
    123人看过
  • 雇员受伤雇主责任如何划分
    ​一、雇员受伤雇主责任如何划分按实际情况,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另外,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二、雇员受伤住院,雇主拒绝垫付医疗费怎么办如果雇主拒绝垫付医疗费的,雇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侵权行为责任中国法律规定且经常涉及的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雇主损害赔偿纠纷,是
    2023-06-10
    62人看过
  • 员工离职与雇主解雇证明
    解聘书又称解聘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必须出具的一份书面材料。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和离职证明的区别(一)作用不同离职证明一般是原用人单位开具给劳动者提交给新用人单位的,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所以离职证明可以在劳动者入职新用人单位时证明其与其他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另外,离职证明还可以提交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用以办理非本人原因失业的劳动者失业保险金领取手续。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是用人单位发给劳动者的,告知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和时间,通常由劳动者自己保留,除非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劳动行政部门、
    2023-07-04
    254人看过
  • 雇主和雇员如何共同承担雇员重大过失的责任?
    雇员重大过失雇主和雇员不是均担责任。我国对于用人单位采取的是无过错责任,只要工作人员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内损害,用人单位就要容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雇员存在重大过失,可以减轻雇主的责任,但不是均等。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动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解雇员工的补偿补偿被单位解雇的员工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试用期被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被辞退是无经济补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3-08-15
    62人看过
  • 雇主如何应对职场性骚扰
    职场性骚扰一直是全球职场的热门话题。许多国家在立法体系中明确禁止工作场所性骚扰。近年来,我国职场性骚扰案件不断增多,相关立法也逐渐重视职场性骚扰问题。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如何应对职场性骚扰,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和司法判例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什么是职场性骚扰?我国反性骚扰立法起步较晚,对工作场所性骚扰的规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2005年8月28日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首次明确使用“性骚扰”一词,规定“禁止对妇女进行性骚扰”,但它没有对性骚扰的定义和构成要件作出具体规定。在司法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法院对什么是职场性骚扰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认为职场性骚扰一般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一是行为应当是性的;二是行为不受受害人欢迎,而且是有害的对他们的人格和尊严;第三,行为应该是性的;第三,行为应该是性的;第三,行为会给受害者创造一个威胁、敌视和羞辱的工作环境。一般来说,目前
    2023-05-31
    312人看过
  • 如何处理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纠纷
    1、如何处理劳资纠纷劳资纠纷按民事纠纷处理。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的,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协议达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的,调解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如何处理员工的工伤。1。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及时报告工伤、职业病情况,不得隐瞒或者遗漏。其次,受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受伤职工提出申请。2。申报时间要求:自发生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诊断之日起15日内申报,受伤职
    2023-05-31
    102人看过
  • 雇主必须为强迫雇员“自愿辞职”付出代价
    现实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辞退工人的法律责任,给工人放长假,改变工人的工作岗位,任意提高工作标准,迫使工人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愿辞职”,即“隐性辞退”。事实上,工人可以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雇主必须为“强迫”员工辞职的行为付出代价。楼平x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人员。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他的月薪为4000元,外加佣金。2011年1月,随着国家房价调控政策的进一步体现,公司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公司当时打算辞退员工,但由于经济补偿较高,采取了“隐性辞退”:让娄平x回家等岗,每月只支付600元生活费。让他陷入低收入、无法在其他雇主兼职的境地,他最终被迫辞职[点评]虽然公司可以让娄平x留任,不能让娄平X的工资“缩水”《劳动法》第50条规定“不得无故扣减或拖欠职工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也指出“用人单位不得扣减职工工资”《劳动法》中也有类似规定违反《劳动法》的行政处罚上述规定表明,用人单
    2023-05-07
    463人看过
  • 雇主责任险赔偿金应给出事的雇员还是雇主
    雇主责任险的赔偿金是给雇主的,雇员是无权索要的。根据《雇主保险责任条款》第三条,在保险合同期间内,凡被保险人的雇员,在其雇佣期间因从事保险单所载明的被保险人的工作而遭受意外事故或患与工作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对被保险人因此依法应承担的下列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依据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予以赔付。也就是说,雇主责任险是雇主给自己买的保险,为的是保障将来雇员遭受意外事故或患职业性疾病,而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能够获得补偿。雇主责任险与意外险的区别1.保险标的不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的人身,当被保险人因意外而受伤害时,保险人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赔偿。而“雇主责任险”的保险标的是雇主承担的赔偿责任,雇主只有对雇员履行了赔偿义务后,保险人才对雇主赔偿。构成“雇主责任险”的前提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签订的书面雇用合同所确认的直接雇佣关系,而“人身意外
    2023-04-30
    318人看过
  • 辞职不给批雇员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一、辞职不给批雇员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辞工不批,如果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批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可以拒绝,必须要依法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自己辞职能领失业补助金吗自己辞职不能领失业补助金,失业保险金是国家给予失业人群的最根本的社会保障,但不是所有的失业人员都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一定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才能领取,反之则不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
    2023-10-29
    312人看过
  • 雇主解雇雇员的补偿标准
    1、公司是否以及支付多少终止合同的报酬与自我辞职或解雇没有直接关系。关键问题取决于原因1.如果雇主辞职,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前提是存在以下“11种情况,即雇员终止劳动合同,雇主应支付经济补偿”,否则不需要支付2.如果雇主辞职,如果雇主有以下“12种情况,雇主应在雇主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向工人支付经济补偿”,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否则不需要支付。用人单位被辞退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赔偿金;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的,不需要支付赔偿金。如果它不提前通知,它将作为代理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无劳动者过错,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两倍的经济补偿金a>经济补偿的计算参见以下《劳动合同法》第47条雇主需要向雇员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有23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况下,雇主需要向雇员
    2023-05-07
    404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辞职
    词条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辞职
    相关咨询
    • 雇员与雇主以及雇主之间存在纠纷时应如何处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5
      你可以起诉要求李某赔偿你的损失。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雇员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你为李某运货就是为其从事雇佣活动,你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你的雇主李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在你找不到造成你人身损害的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张某时,你可以要求李某赔偿。
    • 雇主在试用期内被辞退员工应该如何处理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2-20
      公司不能随意辞退试用期的员工,除非满足相关情形并且需要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后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
    • 向雇员追偿行为雇主是否有权,应该如何处理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6
      雇员存在过错的雇主有权向雇员追偿,具体要看情况。一般雇员之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担责,雇员不承担责任;但如果雇员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要与雇主承担连带的赔偿责任。如果雇主已经承担了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 雇员在雇佣活动中受伤,雇主在雇佣活动中造成人身损害,应如何处理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23
      直接到法院发起民事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支付伤者赔偿金,需要请律师的,建议到所在地的律师事务所咨询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雇员在从事雇
    • 雇主责任中雇佣行为应该如何进行处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9
      雇主责任中的雇佣行为的界定: 第一,职权标准,即行为人是否享有职权是判断行为性质的重要标准。 第二,时空标准。这一标准要考虑是否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第三,名义标准。名义标准是要看该行为的实施是否以“工作”或“职务”名义实施,遭受损害的第三人是否有理由相信工作人员的行为是职务行为。 第四,目的标准。目的标准是判断雇员所实施行为的目的是否是为了雇主的利益或者为了便于履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