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主体与客体?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6 15:20:35 74 人看过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

3、主观上是故意;

4、客观方面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肆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随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犯罪。聚众斗殴破坏社会秩序,以报复他人、争夺霸权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构成的犯罪。它们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但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区别:1、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行为,情节恶劣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聚众斗殴犯罪要求具有聚众斗殴的形式,至少三人以上。在刑罚方面,聚众斗殴罪只惩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2、客观表现的差异。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为:肆意挑衅、无理取闹、欺凌、破坏公共秩序、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聚众斗殴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组织、策划、指挥或积极参与聚众斗殴行为。

二、寻衅滋事的要件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客体

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的共同准则。

2、主体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主观方面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4、客观方面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三、故意堵车是违法的吗

故意堵车是违法的。情节严重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体育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或者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5日 21: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会按照什么标准量刑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判刑标准为: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只有情节严重才会构成犯罪,这里的情节严重,是指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人数多或者时间长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公私财物重大损失的;影响或者行为手段恶劣的等。《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4-21
    61人看过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一、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1、秩序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什么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是: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只能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主体;主观上是故意。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
    2023-06-14
    280人看过
  • 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4-26
    461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罪?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只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才构成本罪。2.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者交通秩序。3.主观方面是故意。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地顺利出人、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公共场所根据本条所列举的主要有: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等。其他公共场所包括礼堂、公共食堂、游泳池、浴池、贸易集市等其他供不特定多数人使用的场所。公共场所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凡为不特定的多数人随时出入、停留、使用的场所,皆可认定为公共场所。所谓交通秩序,是指交通工具与行人在交通线路门安全顺利通行的交通正
    2023-07-20
    303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什么定罪标准是什么
    有以下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应立案:(一)集体扰乱车站、码头、民航站、百货公司、公园、电影院、展览会、运动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秩序(二)集体堵塞交通或破坏交通秩序(三)抵抗,阻碍国家治安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怎么判刑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占领公共场所、拦截车辆行人或者聚众堵
    2023-08-18
    211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应受到何种刑罚处罚?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参考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2023-06-06
    495人看过
  • 扰乱社会秩序的罪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以下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量刑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3-07-18
    362人看过
  • 什么叫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有哪些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而扰乱法庭秩序罪是指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从本质上讲,扰乱法庭秩序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情况。以前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也是按扰乱社会秩序来处理的。但现在新刑法中了干扰法庭秩序这一新罪行的情况下,将扰乱法庭秩序从扰乱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作了专门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扰乱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按照特别条文优先于一般条文,则应按扰乱法庭秩序罪处理。两罪的主要区别:①从客体方面看﹔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为法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体则是杜会公共秩序。②处罚范围不同,对于聚众干扰法庭秩序而构成犯罪的,对全部行为人都予以惩罚,而扰乱社会秩序的,则只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
    2024-05-05
    365人看过
  • 最新版新刑法如何定性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我国对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为: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具备下列要件即可判断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3、客体要件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4、客观要件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8-12
    372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者会受到处罚吗?
    一、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者会受到处罚吗?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聚众者会受到处罚。我国《刑法》中明确的规定,对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情节严重的,将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论处,目前扰乱公共秩序罪的情形很多,量刑的情节也各不相同,这要看公安机关是如何认定。而在认定构成了此罪的时候,必然需要严格按照法律中的规定来追究刑事责任。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一)、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至于扰乱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方能构成本罪。情节
    2024-01-24
    254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有什么区别
    1、实施犯罪的场所,寻衅滋事罪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所,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构成必须是在公共场所引发的秩序混乱;2、实施犯罪的行为,寻衅滋事罪表现为起哄闹事、殴打、辱骂他人等行为,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表现为堵塞交通、破坏公共设施等财物、抗拒阻碍执法人员执法;3、实施犯罪的人数,寻衅滋事罪的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多个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个人以上的团伙;4、实施犯罪的过程,寻衅滋事大多是临时起意的,也有部分有预谋的,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是由一个或部分人领导组织,有预谋的实施犯罪;5、处罚结果的不同,寻衅滋事对所有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都会进行处罚,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只会对其首要分子问责。一、聚众扰乱公共治安拘留多久《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
    2023-03-30
    458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罪立案标准
    一、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罪立案标准、1、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立案标准是: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情形;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的情形;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情形。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区别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
    2023-06-12
    426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暴力犯罪吗?
    一、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暴力犯罪吗?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是暴力犯罪的行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本罪为必要的共犯。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要件是什么?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其一,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其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至于扰乱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
    2023-05-03
    494人看过
  • 扰乱市场秩序罪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犯罪主体是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造成了社会危害后果,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其中可分为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两类。自然人犯罪主体的要件是:(1)年龄16周岁以上;(2)具有能够控制和辨别自己行为的能力,即非精神病人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扰乱市场秩序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所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关系扰乱市场秩序罪侵害的客体是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客体在什么条件下,被什么行为所侵害,并造成了什么危害后果。扰乱市场秩序罪的客观方面的要件是:(1)违犯了工商行政管理土地、商检、劳动等市场管理法规;(2)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3)情节严重或数额较大或绐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有危害后果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造成了社会危害后果,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其中可分为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
    2023-08-18
    152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怎么处罚,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3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的主体、客观方面均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何区别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0
      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认定,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09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认定为: 1、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 2、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 3、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界限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1
      寻衅滋事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2、犯罪形式不同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该怎么惩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