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犯罪要被判刑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30 07:10:07 325 人看过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危害范围广泛,包括公共和私人财产,以及人身伤害等。失火罪构成需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失火可能会被判刑的原因在于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范围广泛,包括公共和私人财产,以及人身伤害等。失火的行为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失火罪是什么?

失火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或他人的财物上故意放火,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失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失火罪是一种严重破坏性极强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会对财产造成损失,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失火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给予了严厉的打击和制裁。

在司法实践中,失火罪的具体量刑要根据失火罪的情节轻重、财产损失程度以及是否有伤亡等情况来综合评估。如果失火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导致大量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那么失火罪行的刑罚会相应地被加重。

总之,失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失火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会予以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失火罪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行为,会对财产造成损失,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失火罪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在司法实践中,失火罪的情节轻重、财产损失程度以及是否有伤亡等情况来综合评估刑罚。对于失火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行为,我国法律会予以严厉打击,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0: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放火罪可以不被判刑吗
    放火罪可不可以不被判刑放火行为构成犯罪的,一般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放火行为如果情节比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检察机关可以不提起公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3-04-26
    168人看过
  • 失火罪是行为犯吗
    失火罪要求必须要有引起火灾的危险,才构成该罪,所以失火罪属于危险犯。所谓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所谓危险犯,指的是以对侵犯客体产生损害危险即告成立的犯罪。失火罪的处罚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失火罪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3-07-24
    217人看过
  • 失火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追究刑事责任。1、导致3人以上死亡,1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如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烧毁15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25万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罪既遂的刑事责任?行为人构成失火罪既遂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仅有失火行为,末引起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一般失火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过失决水罪】
    2023-08-03
    114人看过
  • 母子祭祖引火灾被判赔近60万,失火罪如何判刑
    一、母子祭祖引火灾被判赔近60万近日,江西吉安的邓某和儿子康某上坟祭祖时,用儿子的打火机烧纸钱放鞭炮不慎引发火灾,共造成他人近70万元的财产损失。经法院审理,邓某的行为已构成失火罪,判处邓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赔偿晏某经济损失476719.2元;判处康某赔偿晏某经济损失119179.8元。二、失火罪如何判刑失火罪的判刑一般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三、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如下:1.在客
    2023-06-22
    243人看过
  • 被法院认定为涉嫌犯失火罪判多久?
    一、被法院认定为涉嫌犯失火罪判多久?1、被法院认定为涉嫌犯失火罪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失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这里疏忽大意、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对火灾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不是对导致火灾的行为的心理态度。实践中有的案件行为人对导致火灾的行为是明知故犯的,如明知在特定区域内禁止吸烟却禁而不止等,但对火灾危害
    2024-01-23
    78人看过
  • 日本纵火犯被判有罪
    外国人犯罪
    该段内容讲述的是日本纵火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时应该受到什么刑罚。根据法律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本法。但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此,日本纵火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时应该受到相应的刑罚。日本纵火犯应当被判处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律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我国如何处理日本纵火犯?日本纵火犯是指日本籍男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实施纵火行为,例如放火焚烧村庄、城市、森林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这种行为构成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罪,处死刑。对于日本纵火犯的处理,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日本籍男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内实施纵火行为,我国将根
    2023-08-30
    450人看过
  • 犯了失火罪一般怎么判,如何正确认定失火罪
    一、犯了失火罪一般怎么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导致死亡3人以上;2、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3、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4、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5、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6、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二)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之“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2、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3、烧毁15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
    2024-01-21
    272人看过
  • 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吗?
    一、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吗?放火罪过失属于犯罪。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如果存在着过失的状态之下,导致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那么将会按照失火罪来处理。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放火罪该如何认定?关于放火罪的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
    2023-05-22
    451人看过
  • 失火为什么要判刑呢
    法律综合知识
    因为失火行为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危害范围大,会造成公私财物和人身损失,所以要判刑。行为人构成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失火为什么要判刑呢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n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2-07-14
    65人看过
  • 失火罪存在共同犯罪吗
    不存在。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不构成共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一、知情情况下银行卡借予别人洗钱如何判刑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明知对方是在洗钱的情况下,将银行卡借给洗钱者的,是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形,按洗钱罪的规定进行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非法狩猎罪组织犯罪行为的认定问题非法狩猎罪共同犯罪的认定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情形。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三、共同犯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共同犯罪的量刑标准
    2023-06-22
    176人看过
  • 四级智力残疾人犯放火罪要判刑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规定智商低的人犯罪就应该从轻处罚,只对精神病犯罪量刑时有规定(《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过考虑到我国刑法关于犯罪年龄的规定,如果能向法院提供犯罪嫌疑人平时以及在犯罪时候的智商状况,法官有可能酌情对于智商偏低的被告人从轻处罚。相关法律知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
    2023-06-02
    113人看过
  • 失火罪可以减刑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失火罪可以减刑吗被判失火罪,满足减刑条件的能减刑。一、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减刑: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2、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二、失火罪量刑标准:1、构成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4-01-28
    178人看过
  • 失火罪适合缓刑吗
    法律综合知识
    在刑事法律中,对于被判定犯有失火罪的当事人,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则可能被审判机构判定缓刑处罚:首先,必须是因失火罪行而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其次,该行为还需具有犯罪情节轻柔且有悔过表现的特质;最后,不应存在再次犯罪的风险。只要符合以上所有标准的失火罪罪犯,方可适用合理的缓刑条例进行惩罚。《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4-04-30
    277人看过
  • 新刑法失火罪该如何判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以放火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但是,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情况,如果情节较轻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量刑幅度内裁量刑罚。一、失火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失火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但是,《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规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
    2023-03-28
    9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犯了刑事失火罪多久会被判缓刑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20
      根据刑法规定失火罪既遂的判罚标准: 1、触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符合较轻标准的,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 犯失火罪判缓刑可以免除刑罚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07
      累犯不可以适用缓刑。因为缓刑的运用是以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条件的,而累犯是经过了刑事处罚后不思悔改再次犯罪,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如果对累犯适用缓刑,就违背了我国刑罚的目的。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 失火罪已构成犯罪如何判刑?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22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关于失火罪既遂如何量刑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犯了失火罪要被判刑的,缓刑期间可以去市里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6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限。
    • 犯了失火罪会被逮捕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02
      1、如果取保候审后又批捕的,即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提请批准逮捕。 2、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审查批准逮捕。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3、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