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实名还可以告诽谤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8 00:37:48 240 人看过

一、没有实名还可以告诽谤罪吗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得以成立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要素:首先,行为人需采取暴力或其他不良手段,公然诋毁他人名誉或散布虚构的事实,误导公众;其次,上述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程度;最后,诽谤罪为自诉案件,仅在行为严重干扰社会秩序、侵犯国家利益等极端情况方由国家主动介入。在未公开真实姓名的情况下,若能证实行为人确实以其他方式公然侮辱或诽谤他人,且情节恶劣,仍可判定其构成诽谤罪。然而,由于缺乏实名信息,可能导致对行为人身份的识别及追究刑事责任方面存在困难。在此种情形下,倘若受害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并在举证过程中遇到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因此,尽管缺乏实名信息可能会给追究诽谤罪带来一定难度,但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只要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明确行为人身份,并证明其行为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便依然可以启动诽谤罪的诉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没有实缴的股份可以分红吗

未能实际缴纳出资额的股东,将在分享利润与公司解散并分配公司资产之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倘若公司章程中有明确的规定,则可依照该规定进行资产分配。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股东应按照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来分配红利;当公司需要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其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认购新股。然而,若全体股东共同商议决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红利或不按出资比例优先认购新股,则不受此限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形式出资,亦可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能够以货币估值且可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为出资;但需注意,法律、行政法规明令禁止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于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进行价值评估,核实其实际价值,严禁高估或低估其价值。如有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具体规定,则应遵循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5: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诽谤罪可以与诬告罪并罚吗
    在司法实践中,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一般是分开予以定罪量刑的,而非进行合并处罚。诽谤罪是由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言行会对社会公共利益、某特定群体或特定个体造成重大影响,仍然故意捏造事实予以散播,使公众对被害人的人格尊严和声誉产生贬损性的评价;反之,诬告陷害罪则是以虚构事实的方式,向有关机关进行不实举报,以此试图陷害他人,而使其面临刑事起诉的风险。若某一行为同时符合上述两种犯罪的构成要件,需要结合实际案情进行综合分析,看是否存在法律上的竞合,即是否为同一罪名在不同情况下的违法形态,或者是否仅为想象竞合的情况。在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原则遵循的是一项重要的刑法原理——从一重罪处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
    2024-08-14
    146人看过
  • 朋友圈诽谤可以告吗?
    刑事责任年龄
    一、构成诽谤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1、你现在已经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般就是指已年满16周岁的正常自然人。2、你主观具有故意,就是你明明知道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3、你客观上实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就是说,你现在的行为已经在给被诽谤人造成一定的伤害。4、你侵犯的是他人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如果说你侵犯的不是别人的名誉、人格尊严权的话,那么就不算是诽谤罪,而是要认定其他罪。二、不过,朋友圈本身就带有传播信息的性质,跟实际诽谤的表现还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的,就会涉嫌构成诽谤罪:(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如果你的好友没那么多,但是如果你的信息被多次转发传播了之后
    2023-06-22
    321人看过
  • 告诽谤罪有时效吗
    法律综合知识
    对于诽谤罪这一类属于刑事诉讼范畴内的自诉案,其追诉时效被设定为长达五年之久。所谓诽谤罪,即是蓄意捏造、传播虚构的事实,这些虚假内容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贬低,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明确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期限:(一)如果犯罪所涉及的最高刑罚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话,那么该犯罪的追诉期将为五年;而诽谤罪的最高刑罚为三年有期徒刑,因此,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也被设定为五年。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若在追诉期限之内再次实施犯罪行为,那么前一次犯罪的追诉期限将会从新犯罪行为发生之日开始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
    2024-08-02
    75人看过
  • 污蔑偷拍可以告他诽谤罪吗
    当旁人无端生事对您进行相关偷拍的不实指控时,在特定情况之下,您有权发起诽谤罪名的诉讼。然而,诽谤罪的成立需要符合诸多条件规范,例如这项不实指责导致您的社会声誉遭受贬损,给您的日常生活以及职业生涯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与此同时,还需具备充分的证据来证实对方是蓄意捏造虚假事实以达到污蔑之目的。然而,通常情况下,那些程度较轻且影响力有限的不实指责可能并不足以构成诽谤罪,而更倾向于通过民事法律途径,向对方提出赔礼道歉及消除不良影响等方面的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6
    395人看过
  • 诽谤罪可以要求被告举证吗?
    一、诽谤罪可以要求被告举证吗?诽谤罪可以要求被告举证,诽谤罪由被告人举证是由于诽谤罪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为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严重贬损人格、破坏名誉即可,至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应该由被告负责举证。其理由有:1、法律要判定是否有罪,要有切实的事实根据。在诽谤罪中,所谓的“事实”是被告说出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诚实这个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要对自己的话语负责,即所言必须一事实为依据,否则法律就缺少判定有罪与否的依据,无法形成一个逻辑上自圆其说的判定。2、如果由原告来证明诽谤内容的真伪,那就违背了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的原则。3、事实上如由原告来证明诽谤内容真伪,那所有的诽谤行为将不会成为犯罪,因为被告所述事实是不存在的,原告要在逻辑上证明其不存在将会有极大的难度,而由被告证明其
    2024-02-06
    184人看过
  • 村里传闲话可以告诽谤罪吗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明确规定,诽谤罪乃指采取暴力或其他恶劣手段肆意贬损他人尊严或恶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者。若在乡村地区的流言蜚语已然达到公然侮辱他人或恶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地步,同时情节严重,此时便可构成诽谤罪。然而,是否构成诽谤罪仍需依据具体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倘若流言蜚语的内容属实,亦或是并未表现出公然侮辱的性质,那么此类行为或许无法构成诽谤罪。反之,若诽谤内容纯属虚构,且对受害人的声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那么此种行为则极有可能构成诽谤罪。根据上述法律条款,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除非其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产生严重威胁。因此,若受害人认为自身名誉遭受侵犯,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受害人在举证过程中遇到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总而言之,乡村地区的流言蜚语能否构成诽谤罪,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其中涉及到流言蜚语的内容、传播途径与范围以
    2024-07-26
    160人看过
  • 没指名道姓算诽谤罪吗
    法律综合知识
    未直接明确指出姓名或身份的言论亦有可能涉嫌构成诽谤罪,判断关键在于这些言论能否被具体的个体所识别并作出明确指向。若尽管尚未直接点明目标人物,但是通过对其特性、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详细描绘而使广大公众人士得以理性推测到。这些言论存在真实性不确定性且同时对被指向之人的声誉造成实质性的损害,那么也将有可能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6
    177人看过
  • 可以告父母诽谤罪吗判几年
    诽谤罪乃蓄意编造不实信息并大肆传播之行为,其目的在于贬低他人声誉和人格尊严。法律规定中,子女起诉父母涉及诽谤罪现象虽属罕见,然而在特定条件下,这一情形也是有可能出现的。在司法实践中,若父母的不当言行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那么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然而,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应优先考虑通过有效的沟通与调解手段来化解矛盾,因为诉讼程序可能会对家庭关系造成更为深远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1
    325人看过
  • 他人造谣可以告他诽谤罪吗
    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行的。若有他人恶意编造和传播不实信息,损害到您的名誉权,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该行为可能涉嫌构成诽谤罪。由于诽谤罪类属自诉刑事案件,大部分情形下要求受害人需亲自我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进行维权。然而,当这种行为严重破坏社会舆论秩序,引起公共秩序严重混乱时,公安机关则有权启动立案侦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3
    366人看过
  • 名誉诽谤罪可以起诉赔偿吗?
    一、名誉诽谤罪可以起诉赔偿吗?犯诽谤罪之后,可以提起民事赔偿,法律上是允许的,诽谤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人格权和名誉权,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此类案件属于自诉案件,需要自己向法院起诉,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诽谤罪是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一般不支持自诉人精神赔偿的民事主张。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因此,恶意造谣诽谤他人,损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的,不仅会承担刑事责任,还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当然,受害人可以在民事或者刑事救济中择一,也可以分别提起刑事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二、侮辱诽谤罪要怎么立案?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
    2024-01-17
    339人看过
  • 诽谤罪可以在原告居住地吗
    关于诽谤罪的诉讼程序一般应当在被告户籍所在地区域的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第二十四条明文规定,假如受害人提出自诉,并且被告人身处境外或下落不明,或者为了方便审判以及保护受害者权益等因素,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该案件亦可由受害人常住地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因此,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诽谤罪的诉讼程序有可能会在原告人的居住地进行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4-08-20
    469人看过
  • 陷害到别人诽谤我可以告他们诽谤吗
    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2、根据您的描述,对方尚不足以构成刑法上规定的诽谤罪。您可提供购买自行车的发票、凭证等证据材料或者请求自行车销售者作出购买证明,若对方确实给您造成了一定困扰,可要求对方公开赔礼道歉。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有什么区别?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区别如下:1、主体相同,诬告陷害罪和诽谤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2、侵犯的客体不同,诬告罪侵犯的客体不仅有公民的人身权,而且还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诽谤罪侵犯的客体只是公民的人身权;3、客观方面不同,诽谤罪在客观方面具
    2023-07-21
    494人看过
  • 诽谤信息可以报警吗如何告他人诽谤
    一、诽谤信息可以报警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因此,诽谤信息是可以报警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发送诽谤信息的人进行行政处罚。二、如何告他人诽谤(一)应当收集掌握当事人诽谤的证据,向法院直接起诉。(二)具体起诉做法:准备以下材料: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
    2023-04-12
    179人看过
  • 网发实名举报文章算诽谤吗,诽谤罪怎么量刑
    【事件经过】近日,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自诉人提起上诉的原审被告人在网络上发表举报文章的诽谤案件,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上诉。自诉人李某系灵璧县教育体育局工作人员。2011年初,被告人胡某、张某、季某与赵某及李某经协商达成投资入股开办寄宿制灵璧英才学校(下称英才学校)协议,李某以其弟弟李某某名义在该协议上签字。在英才学校运营过程中,李某与被告人胡某、张某、赵某、季某产生矛盾。2014年10月27日至同年11月1日,被告人张某等人用英才学校的电脑,在灵璧论坛上注册用户名“灵璧骑士精神”,署胡某、张某、赵某、季某的实名发表《举报:灵璧教体局官员李某能强制入股民办学校吗?》、《灵璧教育系统的官员能否入股其监督管理的企业》、《回顾李某事件》等文章,宿州在线、网络天下等网站均有点击浏览。李某认为,四被告人捏造事实,在网络上恶意传播,严重损害自诉人的名誉和人格,行为构成诽谤罪,请求依法追究四被告
    2024-04-18
    43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诽谤罪追加被告可以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03
      诽谤罪追加被告不一定可以,法律规范对是否可以追加被告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若是原告在起诉后提出追加被告的请求,受理诽谤案件的法院,可以结合实际情形,判断是否追加被告。
    • 侵犯名誉权可以告诽谤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11
      侵犯名誉权,可以告诽谤。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原告方起诉可以判诽谤罪吗,有没有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8
      出现了诽谤的行为的是可以认定为是诽谤罪的。如果他人以非法的手段对当事人实施了诽谤行为的,可以依法对实施了诽谤的侵权行为人提起上诉,法院将会依照诽谤罪的罪名进行相应的处罚。
    • 可以告网络诽谤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07
      网络恶意诽谤公司可以起诉诽谤者。公司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他人名誉权。公司起诉诽谤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 恶意宣传诽谤罪可以告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3
      1、以发传单的方式恶意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诽谤罪。 2、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如果诽谤他人,情节不严重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诽谤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