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逾期两期,信用已经受到影响。
至于银行说今天不还就报案,完全是恐吓,正常情况是你逾期6期不还,才会交给经侦部门处理(也就是报案),如果你实在没有钱还,那就先不理了,如果你确认3-5天后有钱还,等凑够钱了,你再打电话到客服中心,或者等他们打电话催你的时候,你再问他们什么明天还行不行,他们肯定说今天马上要还,不然就报案,那你就马上还上就可以了。
如果你还是没钱还,就要求银行给你做24-36期的分期,这样要还的钱就很少了,然后你至少要凑钱还上1-2期,以免银行真的你。
如果银行不同意分期,反正你也还不上,你就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直接说那我不还了,爱报案就报案去吧,然后挂电话。
过几天银行会打电话过来,你照接,直到银行同意你的条件为止。
银行的目的是要你还钱,不是要你坐牢,所以只要你有还钱的意愿,你的意见银行会考虑的。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权宜之计,能解决一时的困难,最终你还是要还清的,不然真的会被的。
祝运。
《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
(二)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三)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
(四)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犯第二款罪的,从重处罚。
-
我信用卡逾期六个多月了,无法还,会起诉吗
121人看过
-
被起诉能办信用卡吗?信用卡逾期了
127人看过
-
信用卡不还起诉后果,信用卡逾期不还可以起诉吗
335人看过
-
信用卡法院起诉要去吗
132人看过
-
老婆欠我信用卡钱还不起了,怎么向法院起诉?
133人看过
-
银行去法院起诉信用卡逾期怎么办
181人看过
-
信用卡逾期了没还,现在还款了,法院起诉我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3信用卡逾期不还,银行已经了,但是还没有收到传票,建议不要去了,而是应该立即想办法归还欠款,这样银行就会撤诉了。信用卡逾期的解决方法: 1.作为信用卡持卡人,一旦因为失业、疾病或是其他意外事故导致无力按时还款时,在最后还款期到来之前,持卡人最好跟银行信用卡中心主动打电话联系,陈述自己的经济状况,申明自己并非恶意欠款,并申请延迟还款和利息优惠。 2.银行鉴于持卡人的主动表现以及之前的良好信用记录,往往
-
信用卡逾期不还款,法院起诉,怎样才能不起诉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02申明非恶意欠款。信用卡逾期的解决方法: 1.作为信用卡持卡人,并经过银行同意延期还款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小瞧了信用卡污点,这样将会导致很多银行业务没办法办理,车贷信用卡逾期不还,银行已经了,但是还没有收到传票,建议不要去了,以后保证要按约定还款。 3.如果是平时疏忽大意忘记还款,那发现逾期后,也就是信用卡逾期还款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会在征信系统里保存两年。如果用卡终止,一旦因为失业、疾病或是其他意外事
-
2022年信用卡逾期一个月不还,去法院起诉还是不起诉辽宁在线咨询 2022-12-04信用卡逾期是否报案,要看信用卡逾期的金额。信用卡逾期3月以上,欠款金额达到1万元,银行可以向公安以诈骗罪报案。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罪来处理,追
-
信用卡逾期法院起诉开厅去不了怎么办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20如果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就说明已经被人起诉到法院,做了被告。这时,应该按照法院的指示和法律规定,积极应诉,同样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包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 二、当事人可以自己进行诉讼,也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一到二名诉讼代理人。 三、提交答辩状。法律规定,被告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 四、收集、提交证据。一定要详细阅读法院的《举证
-
被银行起诉了信用卡逾期了,法院会判我还款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3(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