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修合同只对一方有利,有效吗
当合同仅对一方带来优势收益时,其须建立在各个符合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之人真实表达意愿基础之上,同时尊重并未触犯法律所规定的强制性规定及具体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
即便是具有书面形式的合同若存在明显的利益分配差异过大、恶意共谋危害到国家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抑或是在定义约定上存在倾斜于某一方的格式条款,都将被视为无效,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四百九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一)具有本法第一编第六章第三节和本法第五百零六条规定的无效情形;
(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三)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二、业主与私人签定装修合同有效吗
若想确保与个人所签订的装修合同具备法定效力,需符合如下几点特定要求:
(一)行为人为该合同的缔结主体必须拥有相应的民商事行为能力。
(二)其意思表达须真实合法,无任何虚假成分存在。
(三)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我国宪法及其他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同时也应当遵守公共道德以及行业惯例等公认的良好习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如出现下述任一情况,则该合同将失去其法效性:
(一)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采用了欺骗、威胁等不当手段,对国家利益造成了实质性的侵害。
(二)两造之间存在恶意串通行为,导致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三)当事人通过合法的方式隐藏了非法的目的和意图。
(四)该合同的实施结果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利益。
(五)合同内容违反了我国宪法和现有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条款。
-
只对甲方有利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287人看过
-
装饰装修合同有诉讼时效吗
228人看过
-
装修合同对保修期限有规定吗?
93人看过
-
合同、协议只有单方持有,只有一份,有效吗
128人看过
-
装修公司法人变更装修合同还有效吗
56人看过
-
装修合同霸王条款有效吗
187人看过
-
装修合同上只有业主的签字,没有按手印,合同有效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5只签字不按手印依然有法律效力。《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主要针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等作出具体解释。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合同书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具有与签字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
对于出租人装饰装修,承租人同意装修合同无效时,装修物品是否有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16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租赁合同无效时,未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可由承租人拆除。因拆除造成房屋毁损的,承租人应当恢复原状。 已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可折价归出租人所有;不同意利用的,由双方各自按照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分担现值损失。 【解读】按照装饰装修物与租赁房屋的结合程度有可分离(即未形成附合)和不可分离(即形成附合)两种形
-
对装修造成的损失,装修合同解除是否有效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7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装饰装修,合同解除时,双方对已形成附合的装饰装修物的处理没有约定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因出租人违约导致合同解除,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赔偿剩余租赁期内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的,应予支持; (二)因承租人违约导致合同解除,承租人请求出租人赔偿剩余租赁期内装饰装修残值损失的,不予支持。但出租人同意利用的,应在利用价值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三)因双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剩余租赁
-
装修合同要签合同才有效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4和个人签订的装修合同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法典》
-
合同、协议只有单方持有,只有一份,有效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2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签订份数,合同只有一份不违反法律规定,也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是,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签订方应各持一份。仅有一份合同对于未持有一方的风险较大,一但对方不履行合同,需要举证证明双方的合同关系以及对方的违约责任相对较难,如果起诉也容易因为缺乏证据而被法院不予立案或立案审理后而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