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行政诉讼应对能力:建议与实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5 18:51:27 280 人看过

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三、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四、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五、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六、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七、明确行政应诉工作职责分工。八、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九、强化行政应诉工作监督管理。

商标保护工作如何做好

商标保护工作做好:

1、尽早注册商标。国家《商标法》规定:近似商标进行申请时,以申请在先的商标为主,同时申请的近似商标,以先使用者为主,否则将被驳回。

2、注册全类别商标。注册全类别商标后,企业无论做什么产品,均可使用同一商标进行推广宣传,同时可以避免被其他企业抢注的风险,专心做运营。

3、注册相似商标。虽然相似商标很难申请成功,但是也难免会有一些钻空子的现象出现,为了从根本上排除品牌混淆的商标侵权行为,将所有近似商标全部进行注册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8: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商标保护相关文章
  • 浅析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的困境据一项调查数据分析,有25%的法官,40%的律师,21%的行政干部以为行政诉讼成审判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下面我们主要分析我国行政诉讼所遇到的实际困境。通过表1、表2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当下我国行政诉讼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收案少。根据2009年全国法院审理各类一审案件情况统计,行政案件只有120312件。其次,撤诉多。再次,应诉少。最后,执行难。问题的分析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中国有着数千年官本位的意识传统,在这种社会中,人们重亲情,重关系,轻视并常常超越作为普遍标准的法律、规章制度束缚,厌讼息讼,更不用说犯上的民告官了。行政诉讼收案数一直很少,而撤诉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且行政诉讼撤诉大多为非正常撤诉,原告撤诉也非心甘情愿,而是受外力影响错误认识,撤诉时原告利益未得到保护但法院准许原告撤诉。社会基础的缺乏一个法治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市民社会的逐渐
    2023-06-06
    310人看过
  • 解决行政诉讼的实用建议
    一是行政机关要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是行政机关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是行政机关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如何审理行政诉讼中的行政诉讼?起诉的方式。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即应书写起诉状,才能引起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起诉状的主要内容有:当事人的情况。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原告是法人或组织的,要写明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代表人)的情况。与原告相对应,还要写明被告行政机关的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情况;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与住址。此外,起诉状还要写明接受起诉状的人民法院名称和起诉的具体日期,并由原告签名盖章。《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2023-07-08
    437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证据质证的原则与实践
    质证是行政诉讼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当事人揭示证据的真实性和证明效力,从而提高证据的可采性,为法官作出正确判决提供依据。在质证过程中,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辨认、质询、说明和解释,以确定证据效力。质证是指在行政法官的主持下,一方当事人在对方证人所做的盘问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询问、证人证言等方式,以达到证实或推翻对方主张的目的。行政诉讼质证,指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在法官主持下,于证据交换或庭审中,对对方展示的证据进行辨认、质询、说明、解释以确定证据效力的活动。质证的价值,在于提高证据的可采性,寻找可定案证据,为认证作准备,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法官的内心确信。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质证的价值标题:网络直播平台版权问题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
    2023-11-02
    102人看过
  • 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案例
    不算一、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检察院、公民及社会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嫌时,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新型诉讼形式,在西方法治国家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只是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之称呼不一,诸如民众诉讼、公民诉讼、以公法名义保护私权之诉等等,但内涵大体相当。通过对海外各发达法治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考察和比较,可以为中国建立这一制度提供先进经验,并同时证明在中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行性。二、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干活时被人误伤这样的情况算不算工伤【事件经过】陈某是福清一家金属制品厂雇请的电焊工。2007年10月的一天下午,他在车间内焊接铁门时,被同事林某玩塑料管产生的碎片击伤右眼
    2023-08-13
    338人看过
  • 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如何应对违建问题:最新实践与策略
    城管执法不公平可以投诉、复议或者是起诉。对于城市执法部门不公平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相对人可以就具体执法人的行为去主管部门投诉或者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去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举报,或者向上一级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撤销或者更改其执法行为,对此不服的,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违建如何才能不被拆违建不被拆除,情形如下:1、强行拆除会影响重要建筑物主体安全。2、根据现在的技术条件无法拆除。3、该违建被强拆后损害了公共利益。4、补办手续或者已经改正违章建筑的情况。5、该建筑是在2008年《城乡规划法》实施之前建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2023-07-17
    471人看过
  •  离婚诉讼应对方法:策略与建议
    在提交证据时,务必确保证据齐全,以避免举证期限届满。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一般法院会在立案时,同时给原告一份举证告之书。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有二种,一是立案后的七日内,二是开庭前。在开庭前,记得与承办法官联系,及时知晓开庭时间。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将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不要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在提交证据的过程中,务必确保证据齐全,以避免举证期限届满。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一般法院会在立案时,同时给原告一份举证告之书,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举证期限一般有二种,一是立案后的七日内,二是开庭前。(二)注意与承办法官联系,及时知晓开庭时间。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将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三)不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 离 婚 诉 讼 注 意 事 项 : 如 何 应 对 法 院 传 票 ?离婚诉讼是解决夫妻关系的一种法律途径。在起诉离婚时,有一些
    2023-10-07
    58人看过
  • 公益行政诉讼防范与应对
    一、首先,正确理解和重视。行政机关(尤其是领导)从思想上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行政公益诉讼,并引起足够重视。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法定的权力和职责,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从检察院公布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7年6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9053件,其中诉前程序案件7903件、提起诉讼案件1150件。诉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机关主动纠正违法5162件,相关社会组织提起诉讼35件。起诉案件中,人民法院判决结案437件,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二、其次,建议行政机关提前给自己做个“体检”。行政机关应当对于自己履职范围内还未完全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作一个“内检”,审视一下自己履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到位、监管不力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影响大、关系到当地民生、涉及面广的事件和行为。了解清楚为什么没有解决,难度和
    2023-07-06
    58人看过
  • 我国劳动关系重建的实践与探索:政策与实践经验
    (一)劳动关系的恢复不需要用人单位的同意。仲裁的裁决书或者法院判决书判决应当恢复劳动关系的,那么员工和企业的劳动关系自该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自然恢复,恢复的效力溯及到用人单位一方违法解除之日,那么对于这段时间的工资待遇相关福利都应该足额的补发给员工。(二)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恢复劳动关系的生效法律文书的补救方式。如果员工确实是非常希望重新回到公司工作,在得到恢复劳动关系的生效法律文书后,如果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再次明确告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这在法律上属于再次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这种情况在现实情况下经常发生,《劳动合同法》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另外一种情况是用人单位既不履行也不明确解除,具体而言可能包括不发放工资、不提供工作岗位和办公室等,前者是未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后者属于不提供劳动条件的情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2条第3
    2023-07-20
    461人看过
  • 我国认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目前在认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时采用的是行政主体、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合一的标准,其理论依据是立法授权说与独立财产说。然而,这两大学说都存在重大缺陷:前者混淆了程序与实体、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等的关系;后者反映的是民事法人制度的特点,没有反映行政诉讼的要求。根据我国行政法学界的通说,我国在认定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时采用的是三主体合一的标准:(1)行政诉讼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即行为人必须具备行政主体的身份和地位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否则,即便它作出了一个行为,也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2)行政诉讼的主体必须是行为主体,即行为人必须有作为或者怠于履行职责的不作为行为;否则,它也不能成为被告。(3)行政诉讼的主体必须是责任主体,即行为人必须有责任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承担责任;否则,它也不能成为合格的被告。上述标准不仅为我国法学理论界所采用,而且也被我国司法实务部门所遵循。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
    2023-06-06
    137人看过
  • 检察机关应践行行政公益诉讼
    我国司法界多位官员和学者指出,我国15年前颁布实施的《行政诉讼法》,其制度安排难以完全适应今天的现实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以修改与完善。其中,拓宽原告资格,增加行政公益诉讼也成了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中国青年报》4月5日)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在公共利益受到违法的行政作为或不作为情形下,提起的行政诉讼。在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下,公民和社会团体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面临着法律上原告资格的障碍。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当事人,而在违法行政行为侵犯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或没有特定的受害人只是公共利益时,一般公民和社会团体就没有原告的资格。然而,现实却呼唤行政公益诉讼。200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市著名画家严正学就状告台州市椒江区文体局纵容支持歌舞厅、夜总会在小学校门口经营,并为色情表演提供场地。法院就以严正
    2023-06-06
    254人看过
  • 郭庆珠:行政公益诉讼:实践中的法律空白与空白中的法律实践
    近日,湖南湖南。公益诉讼是与私益诉讼相对立而存在的概念。私益诉讼要求原告必须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只规定公民可以提起私益行政诉讼,未给与公民或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蒋石林的行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实践中遭遇到了法律的空白,而他恰恰又在空白中进行着法律实践。但是即使是在空白中进行的法律实践仍然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其公益诉讼的性质,而且在于这个事件中所反映的人们的看法非常值得玩味和思索。这些看法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厘清了这些认识也就会为未来我国可能的公益诉讼建构支起了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法律未规定的,未必就是现实所不需要的,也并非一定是没有价值的。因为现实总是像一个绿色的树苗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法律往往因为法安定性的原因而有滞后性。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是在1989年制定的,至今已经有17个年头。多年来随
    2023-06-06
    245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调解的最佳实践
    该段内容讲述了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行政赔偿和补偿问题的处理方式。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应当就行政赔偿部分发回重审。因此,该段内容强调了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可以协助当事人解决问题,但也需要注意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协助当事人解决行政诉讼案件中的行政赔偿和补偿问题。《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就行政赔偿部分发回重审。 【行政诉讼调解】行政诉讼调解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过程。行政诉讼调解的目的是促进行政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人民法院
    2023-08-27
    424人看过
  • 强拆行政诉讼期限的司法实践
    强拆确认违法诉讼时效是三个月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所以,行政强拆的诉讼时效是三个月,如遇到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行政复议期限和行政诉讼期限的区别不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能在不同的法律中有不同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限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和国家质检总局部门规章《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复议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均有相应的规定。(一)行政复议期限一般期限。《行政复议法》是规范行政复议行为的基本法。对行政复议的期限,该法
    2023-07-02
    163人看过
  • 应对家庭暴力的实用建议
    发生家庭暴力之后可以起诉。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可以向加害人或者是受害人所在的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者是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是求助之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家庭暴力该怎么办写明双方当事人信息、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权债务等事项达成的一致意见等内容,然后双方签字,写上日期即可。孩子已成人,跟随父母哪方生活可以由子女决定,并且在子女成人之后,也不用给予抚养费,但是必须要花费的关于孩子的教育花费可以进行协商解决写在离婚协议书上的。《反家庭暴力法》第13条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属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
    2023-07-01
    54人看过
换一批
#商标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商标保护是指对商标依法进行保护的行为、活动,商标保护也是指对商标进行保护的制度(程序法或实体法),我国对商标的保护已经很高了。 商标保护的作用在于使商标注册人及商标使用权人的商标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告知他人不要使用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更多>

    #商标保护
    相关咨询
    • 行政赔偿与行政诉讼实践操作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4-12
      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造成的损害履行赔偿义务。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应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
    • 如何提高妇女干部执行力与参政议政能力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4
      一,要高度重视基层妇女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用好现有的参政议政的基层妇女人才。第三。第二,整合现有资源,要为基层妇女提供更为优越的参政议政环境
    • 怎样提高行政诉讼效力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03
      对各类行政诉讼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及相关证据、依据材料,答辩状须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公安机关负责人及其他参加人员应当积极做好应诉准备,在出庭前熟悉案情;要准时参加庭审,遵守法庭纪律,维护法庭秩序,正确运用法言法语发表意见。公安机关对在行政应诉中发现的行政执法问题,要认真分析,及时整改,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公安机关应自觉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书
    • 如何应对超过行政诉讼期限的情况:法律明文规定与司法实践
      安徽在线咨询 2024-12-02
      行政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若超过这一期限,当事人将丧失胜诉权。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行政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而法定诉讼时效则根据法律规定而定,例如《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诉讼期限为五天、十日、十
    • 对行政规章过错只能提起行政诉讼,不能提起诉讼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01
      行政法规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在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