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接权权利保护期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8:41:24 468 人看过

一、邻接权权利保护期限

关于邻接权的保护期,《著作权法》第38条规定,表演者的人身权不受限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期以作者死亡后次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第50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届满。《著作权法》第41条规定,音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至该作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著作权法》第44条规定,广播、电视节目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关于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著作权法》第35条规定,保护期为10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

二、邻接权的种类

(一)出版者权

出版者权,是指书刊出版者与著作权人通过合同的约定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出版的作品所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出版者权包括:

1、专有出版权。

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经著作权人的授权,在合同约定期限和地区,享有并排除他人出版某一作品的权利,又叫独占出版权。

出版者对某部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即意味着:对于著作权人,在其授权出版者出版其作品后,在合同许可期限和地区内,不得再次授权他人出版;对于出版该作品的出版者,在其享有出版权的期限内,只能自己出版,不能许可他人出版;其他人均不得复制发行该作品,不得侵犯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

在各类出版者中,只有图书出版者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专有出版权。报纸、期刊出版者能否对其出版的作品享有专有出版权则取决于与作者的合同约定。

出版者所享有的专有出版权还受到版本的限制。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对作品某一种文字版本的专有出版权只能限于该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和缩编本,著作权人许可其他出版者以其他版本形式出版该作品的,不构成侵犯专有出版权。

2、出版者的义务。

(1)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书面的出版合同。

(2)按期、按质出版作品。

(3)图书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时,应当通知著作权人,并支付报酬。图书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的,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

(4)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二)表演者权

1、表演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包括下列内容:

(1)表明表演者身份。

(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许可他人现场直播。表演者有权许可广播电视组织直播其演出,也有权收取一定的报酬。

(4)许可他人为营利目的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2、表演者的义务。

(1)表演者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时,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2)表演者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是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如果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属于法定免费表演的,表演者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3)表演者使用通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应当按照规定向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4)表演者为制作录音录像和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表演而使用他人作品的,如属已发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1、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的权利,是指录音录像制作者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其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止于该作品首次出版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2、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

(1)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2)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无论是未发表的,还是已发表的,都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3)音像制作者使用改编、注释、翻译、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向改编、注释、翻译、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4)被许可复制发行音像制品的出版者,应按规定向著作者支付报酬。

(5)音像制作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使用的作品著作权人的权利。

(6)音像制作者在制作发行音像制品时,除应尊重作者的权利外,还应尊重表演者的权利,即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被许可复制发生的音像制品的制作者也应当按照规定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四)广播组织权

1、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

(1)播放节目的权利。

(2)许可他人播放并获得报酬的权利。

(3)许可他人复制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此外,广播电视组织还享有播放已出版的录音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节目首次播放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广播电视组织的义务。

(1)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2)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除外。

(3)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改编、注释、翻译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应当改编、注释、翻译、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4)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有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的义务。电视台播放他人的电影、电视和录像,应当取得电影、电视制片人和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4日 02: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邻接权相关文章
  • 邻接权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吗?
    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邻接权是国际版权法的通用概念。日益增多的国家授权保护表演者、唱片制作者和广播组织进行活动的利益,在公开使用作者作品、各种艺术家的演出或向公众播送时事、新闻报道及任何音响或图像方面进行活动的利益。邻接权的主要类别有:表演者禁止他人未经他们同意而对他们的表演进行录音、直接广播或向公众传播的权利;唱片制作者授权或禁止他人复制他们的唱片和禁止擅自复制的唱片进口发行的权利;广播组织授权或禁止他人转播、录制和复制他们的广播节目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国家主要在版权法内适当规定保护上述某些权利或全部权利。有的国家还给予表演者一种精神权利。对任何邻接权的保护不得解释为限制或有损于根据国内版权法和国际公约给予其他邻接权的作者受益的保护。一、司法解释我国《著作权法》除保护创作者的权利外,在著作权法第一条中还明确规定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根据《著作权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八条,与著作权有
    2023-03-25
    145人看过
  • 邻接权是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著作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著作权是指作者对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广义上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即作者之外的他人对作品之外的客体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利。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邻接权的主体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除表演者以外,几乎都是法人。2.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经过传播者加工后的作品。前者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后者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3.内容不同。著作权主要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发表、署名等人身权和复制、发行等财产权;邻接权的内容主要是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等。著作权包括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四)
    2023-07-05
    458人看过
  • 什么是邻接权?相邻权是否包括若干权利?
    1、什么是邻接权邻接权一词是从英语邻接权翻译过来的,也称为“作品传播者权利”,意思是与版权相邻的权利。邻接权是作品传播中产生的一种权利。作品创作完成后,需要向公众传播。传播者在作品的传播中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的权利称为著作权相邻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独立于著作权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这种权利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邻接权通常是指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又称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又称广播组织)对其表演活动、录音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所享有的类似版权。在英美法系国家,相邻权的概念很少被引入著作权法。例如,英国版权法将录音制作人和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视为版权。在美国著作权法中,作者的权利和录音制作人的权利属于著作权的范畴。只有在欧洲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和相邻权的概念才能严格区分。相邻权包括若干权利。传统的相邻权包括表演者权利、录音制作者权利和广播组织权利,但
    2023-05-07
    311人看过
  • 邻接权——表演者的权利、义务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的规定,表演者应履行取得许可和支付报酬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表演者享有以下的权利: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取报酬;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取报酬;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像制品,并获取报酬;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取报酬。前述第一—二项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受限制;第三—六项的权利保护期限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首次演出后第五十年
    2023-06-08
    383人看过
  • 邻接权的含义,其保护期是如何规定的
    一、邻接权的含义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在我国,邻接权主要是指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录像制品制作者的权利、录音制作者的权利、电视台对其制作的非作品的电视节目的权利、广播电台的权利。二、邻接权的保护期关于邻接权的保护期,《著作权法》第38条规定,表演者的人身权不受限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期以作者死亡后次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第50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届满。《著作权法》第41条规定,音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至该作
    2023-04-29
    99人看过
  • 版权与邻接权国际保护的基本规范3
    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许可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简称《录音制品公约》或《唱片公约》)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下于1971年10月29日于日内瓦缔结的一个国际公约。至2004年1月,该公约共有72个缔约国。在邻接权国际保护领域中,《罗马公约》可以说是一个基本公约,但它对录音制品制作者权的规定则相对于和广播组织权的规定是要简单一些,加之《罗马公约》作为一个封闭性的公约,只有《伯尔尼公约》或《世界版权公约》的缔约国方可加入,因而从总体上说,《罗马公约》对录音制品制作者权利的保护不够有力,尤其是随着复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有必要缔结一个专门的公约来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唱片公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缔结的。公约非常简短,共13条,其中第1至第7条为实体条款,第8至第13条为行政条款。一、定义《唱片公约》第1条首先对四个关键概念进行了定义。这四个概念是:录音制品、录音制品制作者、复制品和向公众发
    2023-06-08
    242人看过
  • 著作权保护期是多久,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有哪些?
    一、著作权保护期是多久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时间起算。其他著作权保护期限为:1.法人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2.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3.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护期为50年(自首次发表),但作者身份一经确定则适用一般规定。4.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自首次出版后10年。5.表演者享有的表明身分;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等保护期不受限制;其他自该表演发生后50年。6.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的保护期自首次制作完成后50年。7.广播电台、电视台享有转播、录制、复制自首次播出后50年。二、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有哪些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在于:1
    2023-06-19
    191人看过
  • 专利保护期限到期,专利权保护还有效吗
    一、专利保护期限到期专利权保护还有效吗?专利保护期限到期后,该专利已经公开成为公众社会都可以使用的专利,将专利贡献给整个社会,不再受专利权保护。这样的做法似乎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因此在我国专利法中,并没有具体关于专利保护期过期的处理的规定。专利作为一种核心的竞争力,对企业发展或个人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专利制度可以通过保护和使用发明来鼓励发明创造,它必须谋求发明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平衡。因此自申请专利起,有关十年二十年的保护已经非常不错,只要我们在这段时间内,最大可能的发挥专利的使用价值,就已收获良多了。二、专利保护的范围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或附图可以用以解释权利要求。如何确定专利保护的内容,以权利要求书确定的范围为准。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授予的专利保护权仅在该
    2023-03-04
    109人看过
  • 专利权有几年保护期限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在TRIPS协议生效前,多数国家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或20年不等。在药品和农业化学品等领域,申请人为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需要进行一系列试验,办理很多的手续,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销售。另外,许多药品,尤其是生物药品的开发费用相当高。如果专利权的期限是15年,这些领域内的许多专利权人将无法收回其巨额投资,其结果必然影响其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为了鼓励专利权人的发明创造,1992年我国修改《专利法》时,将发明专利权的期限由原来的15年延长为20年,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期限由原来的8年(含续展的3年)延长为10年。TRIPS协议对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可享有的保护期分别规定为不少于自提交申请之日起的20年和10年。一、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是什么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
    2023-03-16
    462人看过
  • 关于邻接权
    邻接权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在我国,邻接权主要是指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录像制品制作者的权利、录音制作者的权利、电视台对其制作的非作品的电视节目的权利、广播电台的权利。
    2023-06-08
    398人看过
  • 邻接权授权后果
    一、邻接权授权后果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对传播作品过程中创造性劳动和投入所产生的成果依法享有的各种专有权利的统称,也称为著作邻接权、作品传播者权,在我国中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保护作品传播者利益的立法起始于德国和英国。成型的标志性阶段是1961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起,在意大利罗马缔结的《保护表演者、录音制片录制者与广播组织公约》,简称为罗马公约,但我国尚未加入该公约。邻接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邻接权是指罗马公约所保护的利、录音制作者的权利和广播组织的权利三类。广义的邻接权除了以上三种权利以外,还包括与著作权相关的其他权利,比如,德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主持人权、电影制片人的权利、对摄影照片的权利、科学版本的权利和遗作版本的权利,以及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出版者的版式设计专有权等等。二、著作权和邻接权区别1、著作权和邻接权的主体不同:著作
    2023-06-08
    162人看过
  • 邻接权不受著作权保护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所以在法律意义上邻接权不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因为它与著作权紧密相连,故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一样同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两者关系密切,邻接权是由著作权衍变转化而来的,是从属于著作权的一种权利。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主体不同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即图书、期刊的出版者;音乐、戏剧等表演者;录音、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
    2023-04-17
    260人看过
  • 专利权保护范围与间接侵害专利权
    ——北京英特莱特种纺织有限公司诉北京新辰陶瓷纤维制品公司案案例简介判决书字号一审判决书: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3258号二审判决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3)高民终字第503号案由概述北京英特莱特种纺织有限公司(下称英特莱公司)是ZL00234256.I号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2001年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专利出具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初步结论为:全部权利要求1-10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有关新颖性、创造性的规定。英特莱公司2001年9月6日申请北京市昌平区公证处公证取得北京新辰陶瓷纤维制品公司(以下简称新辰公司)制造的防火卷帘产品样品。英特莱公司认为被告产品侵害其专利权,诉至法院。一审案件事实及证据刘学锋于2000年4月28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名称为全耐火纤维复合防火隔热卷帘实用新型专利。2001年3月1日获得授权。2001年5月28日,经国家知识产
    2023-06-07
    431人看过
  • 邻接权属于什么权
    邻接权,也称作品传播权,指作品的传播者享有的专有权利。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一、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有什么区别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区别是两者分离的基点在于对象的原创性。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指狭义的著作权,不包括著作邻接权。狭义的著作权只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邻接权是指著作权人以外的民事主体对作品以外与作品密切相关的客体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的对象是符合原创性要求的作品,而邻接权的对象是不符合原创性标准,不构成作品的特定文化产品。正是因为邻接权对象不原创,享受的法律保护水平相应较低。
    2023-03-13
    121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邻接权
    词条

    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意思是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 更多>

    #邻接权
    相关咨询
    • 专利权的邻接权的保护期有多久,有哪些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6
      一般来说,专利权的邻接权的保护期一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判断,若是是音像制作者的版权或者广播电视节目的版权,都是保护五十年,但是图书期刊的保护时间,只有十年保护期。
    • 什么是邻接权?邻接权包括几种权利?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30
      一、什么是邻接权 邻接权一词译自英文neighboring right,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意思是与著作权邻近的权利。邻接权是在传播作品中产生的权利。作品创作出来后,需在公众中传播,传播者在传播作品中有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亦应受到法律保护。传播者传播作品而产生的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的邻接权。邻接权与著作权密切相关,又是独立于著作权之外的一种权利。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这种权利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
    • 2022年邻接权是否受著作权保护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1
      邻接权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
    • 著作权邻接权什么时候受保护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2
      据著作权法的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广播电视组织权,邻接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著作权法第41条规定,音像制作者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截至该作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 邻接权是否能得到著作权保护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2
      邻接权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者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近的权利,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所享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