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集资诈骗罪的标准如下:
1、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非法集资诈骗,数额较大;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客观方面,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偿还本息,扰乱金融秩序;
3、侵犯对象为公众存款;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怎么认定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
1、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高于自身实际盈利水平。
2、从融资规模上分析。实践中,有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一时无法周转,为救活企业通过设定高额回报向社会融资,但其融资规模一般是特定的,也是临时性的,而集资诈骗罪往往在融资规模上不设上限,融资时间也持续较长一段时期。
3、从资金流向上分析。如果所募资金通过个人账户往来,未进入企业对公账户,或虽进入企业对公账户但在短时间内又抽逃转移,未实际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4、从投资项目上分析。如果投资项目是虚构的,或者投资项目虽然真实存在,但其资金缺口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其盈利水平远低于融资成本,亦可显见其对所募资金不具有归还全部本息的现实可能性,造成集资款不能返还的,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集资罪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诈骗罪和非法集资罪有什么区别
442人看过
-
P2P倒闭判集资诈骗罪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210人看过
-
P2P破产中集资诈骗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65人看过
-
集资诈骗案辩护词编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95人看过
-
怎么认定集资诈骗集资诈骗罪如何认定
103人看过
-
揭示合同诈骗的认定原则与法律依据
8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集资诈骗的非法占有目的及其量刑法律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20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一是从融资模式上分析。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融资时一般不顾及兑付本息的现实可能性,为骗取被害人上当往往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其融资成本往往高于正常企业盈利水平,也必然高于自身实际盈利水平。二是从融资规模上分析。实践中,有个别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一时无法周转,为救活企业通过设定高额回报向社会融资,但其融资规模一般是特定的,也是临时性的,而集资诈骗罪往往在融资规模上不
-
依据什么法院管辖集资诈骗案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0根据法律规定,集资欺诈的管辖法院主要由犯罪嫌疑人居住的欺诈实施地、欺诈结果发生地和法院管辖。或者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视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犯罪。
-
集资会触犯诈骗罪吗?法律依据是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3-12-21集资员工通常而言是不会判诈骗罪的。对于单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其员工如果属于直接责任人员,则应承担集资诈骗罪相应的刑事责任;如果仅为普通员工一般参与的,则不会被判集资诈骗罪。
-
集资诈骗案辩护词编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4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并不以投资人的财产损失为构成要件,侵犯客体仅为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也就是说在该犯罪中,计算犯罪数额的意义并不在于显示投资人的损失情况,而在于揭示犯罪分子破坏国家金融秩序的程度。
-
合同诈骗如何认定与合同欺诈认定的法律依据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3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认定主要看两者的主观目的。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合同形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合同欺诈行为中,行为人是意图通过合同的履行而实现不法利益。